1 / 21
文档名称: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12/10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
2 / 21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
(一)把增加投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在机制上创新
  我县始终坚持创新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农村工作有保障。具体来说,做到“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我县确保了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足额拨付到位,做到了“四不”,即“不挤、不占、不少、不挪”。“不挤”,比如今年的支农支出县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目前已全部到位;“不占”,比如所有的涉农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随便占用,做到100%足额发放到位;“不少”,比如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按要求财政投入资金不少于农村人口人均60元,县财政全部足额安排到位,预算就达到600万元;“不挪”,比如新农村建设、饮水工程、综合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为5000万多元,目前已到位4600万元,仅此一项比上年增长13%。由于做到上述四点,今年我县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12%,达到2。2亿元。
  二是创新“两资”投入机制。在争取上级资金、吸纳民间资金上做足文章。在争取上级资金上,充分发挥国家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的机遇,近两年我县累计争得国家、省市农口项目资金达3亿元,仅今年水利项目资金就有6000多万元。在吸纳民间资金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引导开发商因地制宜走“两结合”路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休闲农业方面,做到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如花浒林泉利用大塅镇潭坊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打造一个集种养、加工、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观赏旅游的框架初具雏形。在有机农业方面,做到了开发与治荒相结合。如有机茶叶和有机蔬菜种植,很多都是在荒山荒坡和旱地进行开发的,仅大段镇古桥村有机白茶就达到10000亩,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元。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
2 / 21
  三是创新股份投入机制。我县排埠镇的永丰村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托本地水利、竹笋等资源优势,成立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每股100元的标准发行户头股、公益股、集体股三种股募集资金,建立了金丰食品有限公司、金丰水电站和雷竹专业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募集资金424万元成立的江西金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600亩雷竹基地,实现产销于一体,解决了近200村民的就业问题,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50万元。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募集资金350万元建设的金丰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00千瓦,年售电收益达200多万元。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0—6000元,村集体年收益达35万元以上。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
3 / 21
  (二)把整县推进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在重点上突破
  我县从联系山区实际、解决增收问题出发,按照工作理念有新转变、产业发展有新格局、农民增收有新突破、农村发展有新支撑的工作思路,从今年起,实施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具体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构建产业化基地,状大特色产业。编制出台了《铜鼓县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和《铜鼓县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实施意见》,县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有机农业发展,重点围绕“有机茶叶、有机林果、有机蔬菜、有机水稻”,着力扶持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截至目前,我县有机示范区面积已扩大到58万亩,其中耕地8万亩(有机水稻6万亩、有机蔬菜1。5万亩),山地50万亩(茶园1。5万亩,果园1。5万亩,其余为野生采集基地),涉及全县8个乡镇48个村8210户农户。力争到20xx年,实现有机农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0%,全县通过有机论证的农产品达到30个,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整体有机农业县。20xx年水稻总播种面积99821。3亩,其中,早稻560亩,中稻99102亩,种植面积与上年相当;旱粮总播种面19699。8积亩。其中玉米399。8亩,早红薯4300万亩,早马铃薯3500万亩,早大豆4700万亩,其他旱粮作物6800万亩。
县农业农村的工作总结
5 / 21
  二是突出拉长产业化链条,完善市场体系。主要体现在“三抓”:一是抓中介服务。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明确由县财政出资,按照每年1万元的标准扶持十个合作社,明确金融机构对社员放贷最多可达10万、对合作社最多可达50万,推动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144 户,同比增加10 %,平均每个合作社吸纳 95户农户,覆盖全县 51。7%以上农户,农民种田实现“抱团取暖”;全县合作社资产总额已超1亿元,年创产值近3亿元。二是抓主体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