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三进三同.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进三同.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进三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按照县委对新提任领导干部集中开展“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 我分配到第 10 组,从 5日 10 日起在季家镇曙光村开展了半个月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期间,我坚持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取“个别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曙光村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两个帮扶对象, 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帮扶措施, 以确保被帮扶对象生活状况实现良好改变。一、曙光村基本情况曙光村是季家镇三村合一的大村, 由原曙光村、东塘村和天宝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 9 个村民小组, 973 户 3502 人, 其中劳动力 2095 人, 建卡贫困户 72 户 229 人, 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 10 户。党员 89 名,预备党员 3 名,入党积极分子 3 名。全村幅员面积 109 4 公顷, 耕地面积 179 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约 亩, 其中: 田为 129 公顷, 土为 50 公顷, 林地面积 公顷,草地面积 100 公顷。由于干旱缺水,基本上为荒山荒坡,无任何矿产资源。曙光村道路交通条件极差,特别是原天宝村和东塘村,交通运输十分不便,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年出栏生猪 1724 头、羊 738 只、家禽 11600 余只。由于品种单一,品种老化,加之群众不懂技术、缺乏资金,发展规模户较少。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该村基础设施滞后,全村无大型水利设施和其它灌溉配套设施。全村仅有山坪塘 11 口, 其中能使用的 3口、急需维修的 8口; 灌溉池 5口, 现在几乎不能使用; 全村仅有的一处电灌站已经损坏, 现在不能使用。近几年, 通过群众的努力,自发修建了 8 条基础毛路,现硬化了 3 公里,但几乎没有起到交通运输的作用。全村共有初中适龄人数 110 人,小学适龄人数 150 人,入学人数 253 人,辍学率达 2 %, 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左右, 群众文化程度偏低, 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村卫生事业比较落后,仅有村卫生站 1 个,医务人员 3 名,均未经过正规学****或培训,无医疗设备设施,群众就医十分困难。在调研过程中, 我与该村村民杨国禄、黎召群两家结成帮扶对子。杨国禄,男, 66 岁, 患有脑溢血; 妻子覃继英 64 岁, 两人都年老体弱, 家中无其他劳动力。黎召群,女, 36 岁, 本人是癌症病人;母亲王耳端 65 岁,耳聋体弱;女儿姚黎 13 岁,系癫痫病人;家中只有丈夫姚通德一个劳动力。我在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后,首先分别向两家捐款帮助其家庭应急; 针对两家严重缺乏劳动力这一现实情况,我又组织驻村人员和村干部一起帮助他们栽秧子、收菜籽等。此外, 为从根本上解决黎召群家中生活困难的现状, 我还帮助联系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养殖技能指导,积极为其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其生活条件得到较好改观。二、曙光村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打工经济增长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 生产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速度依然比较缓慢。虽已种植核桃面积 亩,但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 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见效较慢, 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 长期稳定的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