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98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2/10 文件大小:6.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LT
- 2 -
古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现将《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并抓好贯彻落实。
附:《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主题词:教育 发展 规划 通知
古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3月7日印发
(共印60份)
- 3 -
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进程,实现县委“发展加速、人均跨越、收入翻番、结构优化、环境居优、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特制定《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规划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切实缩小校际差距,五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和困难群体子女教育机制,健全资助机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农村、市场和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创办特色专业;实施联合办学;创新发展***教育,提供再就业培训,建立就业网络。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二、工作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县经济社会
- 4 -
- 5 -
高建设,把古蔺职高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扶持大村职高发展,把大村职高建成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把大村职高涉农专业打造为省级重点专业;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力争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达到5:5,在校生达9000人以上;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的人才培养模式,激活办学机制,拓宽就业渠道;继续开展初高中毕业升的职业教育引导性培训;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5、民办教育多元发展。切实加强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对民办教育的评估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中、与公办学校协调发展、具有古蔺地方特色的民办教育新格局。
6、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补充中小学缺编教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教师校长培训。加强学历培训,使小学、初中、%、 97 %和 88 %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65 %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一定比例。在全县继续推行校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7、教育教学特色发展。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校风、教风、学风”为载体,在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和课堂教学创新,质量立校,特色立校,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育人文化,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创办各级各类优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高考本科万人上线率2015年达到10%以上。
三、发展重点
- 6 -
1、加强改进德育工作。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