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散文答题技巧.ppt

格式:ppt   大小:30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散文答题技巧.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10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散文答题技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选取材料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材料,结构成篇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主要是散文的立意,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章的主题。
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
第一页,共27页。
第一节:
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第二页,共27页。
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
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变式提问:开头为什么从××××写起?
作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
(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
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好处)?
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第三页,共27页。
(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第四页,共27页。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
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
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第五页,共27页。
3、答题模式
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
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
第六页,共27页。
(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第七页,共27页。
(三)、人称作用题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
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
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
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第八页,共27页。
(四)、标题作用
1、线索作用。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
4、象征意味、寓意深刻。
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及效果)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第九页,共27页。
(五)、景物描写作用题
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②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③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
④象征、暗示作用。
第十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