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点葫芦的记忆.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点葫芦的记忆.docx

上传人:2786321826 2021/12/10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点葫芦的记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可修编-
点葫芦的记忆
  種地点种的工具,在乡下称点葫芦。它由四个部件组成:一是装种子部件,有的用葫芦,有的用铁盒,还有的是没有鞣过的猪皮缝制的;二是筒子,筒子是装在点葫芦的顶端切口处,大约用二尺长的光滑的四块木板或薄铁板做成的;三是蓖子。有的没有蓖子而是在筒子出口处插上均匀细竹枝,起蓖子作用的;四是点种棍,用来磕打筒子下种。四个部件组织在一起,型如“吉他〞形状。  播种最好时节,是在芒种前,因为过了芒种,就不可强种了。最好抓住:“一犁春雨土如酥〞时期。在这时期前要准备好多条件,叫备耕。比方修整铧犁;选好扶犁师傅;选好点钟师傅,选好踩格子人员,更要选好有经历的实践过的牲畜。这些个条件不是一户人家可以完成的,种田人家都要互相合作,当年叫插犋。就是各有一定条件的几户人家组织在一起,出入的,出牲畜的,出工具的,选择“一犁春雨占丰年〞的有利时节做好春播工作。  轮到我们家播种时,我因人小体轻被分配到踩格子工作中。我必须脚穿平底布鞋,并准备好一根三尺多长光滑的木棍,放在后背腰处,用双胳膊弯中别住,这样腰不能弯斜。在播下种子的垄沟中,一脚挨一脚走猫步。
. -
- -可修编-
比方左脚起步,右脚尖与左脚跟相接地连续走直线,把种子踩实在土中。像木偶一样步子。回头一看清新的一串脚印,心中就有一种成就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温和的春风中,耳边听着布谷鸟叫“布谷,布谷〞,其实是叫我们“播种,播种〞。布谷鸟即是大杜鹃,它也来和我们“插犋〞了。它的叫声和播种师傅敲击筒子的“咚咚,咚咚〞声,合韵在一起,大地上空天籁之音,把人畜、鸟鸣合而为一,久久不歇地荡在春风中,我立刻就有一种愉快精神,忘记了双腿僵硬的感觉,歇气时喝口水也甜滋滋的。  其实备耕之前,还有多项须为播种效劳工作要做好,这里只说最重要一项施肥工作。种地必须有粪肥,它是种子生命的食粮。解放初,在农村的大墙上写着标语,其中最得人心的就是:“种地不上粪,一年白糊混〞、“庄稼不上粪,一年白费力〞等口号。那时种地都是用农家肥,绝没有什么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