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会认“似” 、“笼”、“庐”“茫” “盖”“苍” 6 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 27 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 :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吧!
二、初读古诗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 , 出示:敕勒 笼盖 苍茫 见( xi 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师(出示整首诗) :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 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师:谁来评一评?
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住随时可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
搬动的“穹庐” (今俗称“蒙古包” )。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看你读懂了多
少?(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
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一)前四句
师(课件出示: 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 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