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 , 传承良好家风”主题班会课设计
增城区新塘镇大敦小学张敏茹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风家训的定义及由来。
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风意识。
3、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 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
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
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活动重点和难点】
1、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2、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课前准备】
1、主题班会 PPT。
2、良好家风历史资料。
【活动过程】
一、由歌曲导入新课
1、听歌曲《千古有训》。
2、出示“家”字的演变过程,问:你知道家字的含义吗
老师说: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一个宝盖头盖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
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紧
紧系在一起。
3、过渡:家是微笑的,家是彩色的。家是归宿是港湾,家是永恒的。家就是这
样由爱编织的故事叫人阅读一辈子,回味一辈子,感动一辈子。
二、好家风,好家训
1、出示漫画
2、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训
家风: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历史上,大凡保留有优良家风的家族,都制定了有很强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家训: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
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3、古今知名家风故事
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
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
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 有
德者皆由俭来也。 ""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
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 途之人见容止,虽不
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 。
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
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 1920 年, 25 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
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 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 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 " 做官不许发财 " 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 " 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
位兄弟监督。 "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