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 管理制度
目 录
一、工作例会制度
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状况检查制度
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五、防止性安全检查制度
六、应急宣教制度
七、应急培训制度
八、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制度
九、应急预案演习与评估制度
十、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规定
十一、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十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十三、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
十四、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
十五、其她管理制度
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学习、贯彻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精确指引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问题,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应急救援工作例会会议制度。
一、会议时间:煤矿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并制定工作例会制度。
二、组织单位:安全科
三、主持人:安全矿长
四、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生产技术科、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安全科、综合办、供应科、财务科、保卫科、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关于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文献,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3、由安全科对一种月来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报告。
4、对本阶段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详细安排。
六、会议规定
1、参会人员必要准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状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
2、参会人员手机必要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安全科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规定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有关人员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贯彻岗位责任制。
5、无顾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
6、各项罚款交矿财务科,财务科出具票据。
7、本制度自即日起开始执行。
应急救援职责履行状况检查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依照矿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防止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迅速反映”原则,
2、应急管理分“防止、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重要内容涉及: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习、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矿长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矿长为副组长,矿各专业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应急检查领导小组。应急检查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并负责寻常管理。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并保持与上级科门预案衔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习状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5、应急检查。依照年度筹划,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项设施、通讯设备,救援物质储备,救护队人员配备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贯彻集团公司及上级关于科门关于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关于规定,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推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各分管矿长
成 员:调度室、安全科、通风科、生产科、技术科、机电科、综合办及各业务科室科长。
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
以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和推动本质安全型矿进建设为目的,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全面排查、分轻重缓急治理,解决与监管并重,程序化管理”原则,突出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全力解决当前防治水、安全供电、小煤窑管理等方面威胁矿井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三、矿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责任划分:
1、矿井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责任主体,矿长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第一责任者,对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2、矿井各分管领导及助理是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重要责任者,负责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及排查治理工作。
3、矿井安全生产口各业务科室科长是本专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详细责任者,负责本专业范畴内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方案论证、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并按筹划安排认真组织实行,科室其她管理人员按照矿井安排和科室业务分工,负责本岗位范畴内隐患认定和排查治理。
4、安全矿长、安全科长对全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