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论语的中庸思想.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的中庸思想.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的中庸思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论语》欣赏之一“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一、孔子思想里有没有哲学所谓哲学,就是对事物总的、根本的认识。而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思想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哲学基础,比如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论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恶是荀子、韩非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 “空”是佛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哲学基础,等等。那么,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孔子思想里面没有哲学, 王国维说: “孔子于《论语》二十篇中, 无一语及于形而上学者,其所谓‘天’不过是通俗之语。”(王国维《老子之学说》)黑格尔说: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哲学史讲演录〉)格鲁伯也认为孔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对形而上学问题完全没有理解,他甚至也不是道德哲学家,而只是一个道德说教者。不错,孔子确实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他与老子不同,老子《道德经》不谈具体的人和事,是高度的抽象,而孔子说得很具体,具体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往往就事论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孔子思想里没有哲学。有一次,子贡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聪明? ”孔子回答说: “子张的聪明过了头,子夏不够聪明。”子贡说: “那就是说子张比子夏聪明。”孔子说: “不, 聪明过了头和不够聪明一样。”(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孔子的全部哲学就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但一杯没有效果,三杯又影响睡眠,两杯则恰到好处。炒股票也一样,你从市场购入一支十元的股票,整天盯着股票行情看,等待升值,当升到十五元时还不出手,因为你的希望值是二十元,可是到十八元时开始回落,最后降到八元,只好割肉止损。因此说,三杯不是最佳选择,二十元也不是最佳选择,最佳选择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在事物的顶端(特殊情况除外) ,而是在中间的某个点上,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 “对立统一”在其中, “相反相成”在其中, “一分为二”在其中, “物极必反”也在其中。孔子不是哲学家,他不研究哲学,但他用哲学。二、中庸是孔子终身奉行的人生哲学在《论语》中,孔子有一句终身奉行的格言,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论语- 公冶长》) ,这是众所周知的,孔子还有一个终身奉行的原则,人们未必了解。一次,孔子对子贡说: “赐啊,你以为我知识渊博吗。”子贡问: “难道不是吗? ”孔子回答说: “不是的,我只是用一样东西贯穿始终。”(子曰: “赐也,女以予多为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非与? ”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卫灵公》) 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孔子没有说明。后来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又说: “我什么都知道吗?不是的,如果农民问我问题,我肚子里也是空空的,答不出来,但是我会从事物的两头去考虑问题,(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子曰: “我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叩其两端”就是从事物的两头去考虑问题, 找出它们中间的那个点,这是“中庸”的方法,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孔子这里所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不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