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认识你我的偏见.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你我的偏见.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6/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你我的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4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标题]2016 认识你我的偏见给本科生上刑事诉讼法课程,讨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一做法系 2012 年修法时新增,仅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课堂上播放一个案例,犯罪嫌疑人――姑且称之为小韩――是安徽某高三毕业生,高考后的暑假无所事事,沉溺于网吧,钱花光之后持刀抢劫一女士,获得现金数百元。案件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寄到,来自省内一全国重点高校。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兼之认罪态度好, 改造条件佳,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中 国论文网/view- 严格说来,按照案发当时的法律,小韩并不适合被不起诉。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当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才可以按不起诉处理。而小韩所涉乃持刀抢劫, 即便作为未成年人,应该也难逃刑罚。于是我让学生们暂时抛开法律规定,仅基于社会常识和生活经验, 看有多少人认为不起诉是适当的,结果全班几乎全部举手。我又继续追问:如果小韩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而仅仅是一个初中毕业即失学的农村青年,到城里打工,依然因为沉溺网络而持刀抢劫,还有多少人认为 2 /4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标题]2016 他应当被不起诉?结果举手的人屈指可数。有学生说,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但一个现实却是:其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青年,和一个只读过初中的农民工,如果同样被不起诉,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将不一样。其二,可以读重点大学的青年,相对更可能有一个更美好的前途,因此再犯罪的几率较低,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即使从公共利益出发,似乎前者也比后者更有资格享受“无罪一身轻”的自由生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有文化的流氓”,远比一个“普通流氓”造成的损害大。不仅如此,面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如此低的现状,一个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有相当可能更高。既然如此,为何在法学院的课堂上,面临同样的罪行,那些长期接受公平、正义、平等等观念熏陶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依然认为这个考上重点大学的抢劫犯更有资格获得新生? 也许有人说,这是来自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怜悯心。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个有着常识和良心的社会成员,眼看一个有着光明未来的年轻人,仅仅因为一时的迷糊和冲动,整个人生可能就此彻底改变,难免会感到惋惜、痛心和同情。这种同情,其实是“将他人的痛苦带入自己心里”,为他人 3 /4 --------------------------------------------- 感谢观看本文------- 谢谢----------------------------------------------------------- [ 标签: 标题]2016 的痛苦而痛苦。这种恻隐之心,基本不需要任何证据和条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