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doc

上传人:neryka98 2021/12/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关键在于“变”,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也不例外,下面我们试用对外贸易的理论来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发展的历史。一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观点等,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对各国实施明显抑制了关税壁垒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却成为一种更加无法应对贸易保护。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并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来,而这一变化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采取的政策调整分不开的。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下面我们就针对新中国建国至今,中国对外贸易的演变过程,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新中国的不同时期,由于面对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的的变化,我们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变化,但是无论何种变化,它都是根据对外贸易政策理论的原理来制定的。
一、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实施促进国内工业发展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主要是关税,以及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商品分类经营和国营贸易等较严格的、传统的贸易措施。伴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实践中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取消财政补贴等改革进程,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外贸企业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为对外贸易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该阶段采取了动态的、有条件的贸易保护措施,倡导的是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结果促进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了一批出口型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大批工业项目建立了我国的出口生产体系,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