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doc

上传人:小树屋教育 2021/12/11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1 / 6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精品文档
2019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
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6 / 6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精品文档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3)文化知识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