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国际投资学(5).doc

格式:doc   大小:5,775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投资学(5).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12 文件大小:5.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投资学(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投资学(5)
LT
第五章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二)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实体,而不论其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第二,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第三,各实体通过股份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二、跨国公司的历史演变(书图)
(一)产业革命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的萌芽期,伴随商业资本的对外输出而发生。有直接投资性质的资本输出,但本质上属于商业资本输出(仓储、办事处、港口设备投资) ,非产业资本输出。直接投资为贸易的伴生物,因此,跨国公司的前身多为殖民地企业和贸易企业
(二)资本输出的“英国时代”:产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世界霸权从荷兰转到英国,英国成为世界资本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
资本输出特征:以间接投资为主——国债和公债为代表的证券投资和对铁路的投资;
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非制造业领域——矿业、运输、种植园等
(三)美国的崛起(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二战期间
战争的破坏,经济恐慌,贸易保护主义高涨,国际资本市场混乱,跨国公司缓慢发展。英、美地位逆转。
(五)二战后跨国公司与FDI的大发展
1、FDI的美国时代(197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美国化
(1)前10年:准备期,增长缓慢特点——国家资本输出活跃
以包围社会主义为目的的经济、军事援助:“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提供了11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被援助国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美国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民间资本的大举进入铺平道路
(2)1950年代后半期以来FDI恢复 1976年,美国FDI占全世界 48%
2、西欧、日本的崛起,FDI的相互渗透(1970
司,其研究与开发机构也主要是设在母国。但国际竞争的加强,促使跨国公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从核心竞争力出发,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必须有相关的知识资源的支撑。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资源是跨国界存在的,跨国公司要获得相关的知识资源,就必须接近知识资源的区位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趋向国际化。
这种“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跨国公司海外“研究与开发”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2)跨国公司海外“研究与开发”所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发达国家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区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吸引跨国投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在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却增长缓慢。相反,发达国家不但理所当然是对外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且也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的国际直接投资。
五、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转向本土化
7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实力,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东道国政府制定政策对外国资本的活动范围及方式等加以限制,甚至采取没收手段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纷纷采用本土化经营战略。
(1)产品方面,努力适应当地消费需求,提高产品国产化率;
(2)生产方面,将一些高附加值且有出口创汇能力的产品安排在东道国生产,满足东道国对先进技术的需求;
(3)利润分配上,尽可能实行利润再投资;
(4)经营管理上,一方面使其管理人员更多地了解当地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与东道国政府及社会沟通与协调,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权上也不失时机地推行当地化政策,选用东道国员工担任某些高层领导职务
六、跨国公司发展的其他趋势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的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态势:
跨国联盟将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反托拉斯法约束的削弱为跨国集团间的强强联合创造了条件,同业跨国公司之间组成跨国联盟,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或把相关跨国公司联合起来以合作求发展。此外,跨国公司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兼并收购已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有可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部分行业和商品市场的垄断,抑制本地企业的发展。另外,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机构也发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