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章 绪 论
水质检测的性质和任务
水质分析检测是研究(yánjiū)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在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与检测中起着眼睛和哨兵的作用,给排水设计、水处理工艺、水环境评价、废水综合利用效果等都必须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并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
通过(tōngguò)学习,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和主要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作。
第1页/共117页
第一页,共118页。
水分析化学(fēn xī huà xué)的分类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duìxiàng)、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按测定方法的原理划分为化学分析(huàxué fēnxī)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也称为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也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A、光学分析法 :紫外可见、红外、分子荧光及磷光、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光谱法等
B、电化学分析法:电重量分析、电位分析、电导法、库仑法、伏安法、极谱分析法等
C、色谱法:气相、液相、离子色谱法
D、其它方法: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电子显微镜分析等
仪器分析法
第2页/共117页
第二页,共118页。
水质(shuǐ zhì)指标和水质(shuǐ zhì)标准
2 水质(shuǐ zhì)指标
物理指标:不涉及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化学指标
微生物学指标
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阈值。
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
1 水质标准
第3页/共117页
第三页,共118页。
(1) 物理(wùlǐ)指标
1) 水温
2) 臭味(文字描述)和臭阈值
3) 色度
4) 浊度,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5) 残渣(总残渣 = 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6) 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7) 紫外吸光度值( 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hánliàng)
8) 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
第4页/共117页
第四页,共118页。
(2) 微生物指标(zhǐbiāo)
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zhǐbiāo)
1) 细菌总数
2) 大肠菌群
3) 大肠埃希氏菌
4) 耐热大肠菌群
5) 贾第鞭毛虫
6) 隐孢子虫
7) 游离性余氯: Cl2/HOCl/OCl-
第5页/共117页
第五页,共118页。
(3)化学(huàxué)指标
1) pH值:pH = -lg[H+]
2)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
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
3)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
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fēnjiě)形
成沉淀
4)总盐量(或矿化度):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
第6页/共117页
第六页,共118页。
5)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
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单位mgO2/L,适用于轻污染的给水(jǐshuǐ)
化学需氧量(CODCr):K2Cr2O7作氧化剂,适用于重污染的排水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mgC/L
总需氧量(TOD):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mgO2/L
第7页/共117页
第七页,共118页。
根据试验目的(mùdì)选取取样点、取样量、采样器和取样方法。
水质分析的基本程序:
水样采集、保存(bǎocún)、预处理、分析、结果计算和报告
水样的采集(cǎijí)、保存和预处理
1、水样的采集
第8页/共117页
第八页,共118页。
(1)采样(cǎi yànɡ)断面布设:
a、采样(cǎi yànɡ)点:断面布设和点布设。
对湖泊、水库(shuǐkù),应在进出水口布设2个检测断面。
河流水系沿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