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文档名称: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酷酷誉为 2021/12/12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2 / 88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能力和学****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2 / 88
  “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
  “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3 / 88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2、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计划
5 / 88
  4、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五、养成教育的总体设想
  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数学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演绎到生活中来,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酸楚,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让学生之间多交流、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态度。
  六、课时安排:
   ------------- 5课时
  (一) ------------ 10课时
   ----------------- 4课时
  
  ――――――― 13课时
   ――――――― 4课时
  (二) ―――――― 7课时
  、分、秒 ――――――― 4课时
  (二) ―――――― 7课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