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第八章-音源结构特性与拾取.ppt

格式:ppt   大小:303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八章-音源结构特性与拾取.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12/12 文件大小:3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八章-音源结构特性与拾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音源结构特性与拾取
教学重点、难点:
语音的发声特性;各类节目的拾音、要求。
教学准备:
各类型演出拾音示范盘〔VCD〕
一:舞台拾音的工作要求
在音乐演出中,艺术家的演奏和演唱通过扩声系统加工已不同于原声,其动态范围、音色、平衡关系、声像定位等都发生了变化,成为具有电声音响牲的重放声,要在这种加工重放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满足观众的听觉要求,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娴熟掌握扩声技术。
2. 在演出中注意听感训练,确立乐器和入声的最正确音响概念和监听标准。
3 要掌握不同风格音乐特点及表现形式,对作品深化理解,对演奏和演唱的风格要熟悉。
4. 要理解并掌握乐器和歌唱的发声,熟悉他的发声特征,掌握它的音色特征,以及演奏演唱中的难点,以便在拾音和调音中加以补偿和美化。
二、舞台拾音的原那么和方法
舞台扩声的重要环节是拾音,其质量上下直接影响扩声质量和演出效果。舞台拾音主要是运用话筒拾取声源声像,因声源的发声方法不同,辐射方法不同,拾音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拾音前要根据声场环境条件,声源发声特点以及所要求的效果,正确选定拾音方式,确定话筒的位置、高度、角度,一旦话筒的布置产生过失,拾取的信号就会产生失真,而这种失真是无法在调音中进展补偿的。所以,正确的布置和操作话筒是舞台拾音的根本原那么。
单声道拾音是扩声工作中的主要方法,它分为近间隔 拾音,中间隔 拾音、远间隔 拾音、单点拾音、多点拾音。
A:近间隔 拾音:
近间隔 拾音是舞台扩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将话筒放在声源的近处,拾取的多是直达声和早期反射声。
优点:进步信噪比,防止傍串音,音质纯真、纤细、明晰、宽厚、接近原声。
缺点:间隔 过近易暴露声源发声缺陷,如语言中的咝音、喉音、乐器中的摩擦噪音等,缺乏临场感和交融感。
常用:独奏独唱,语言节目中的傍白,独白,流行音乐的演唱。
注意:布置话筒时要根据声源的方向性和发声特点来确定话筒的位置、高度和角度。
B:中间隔 拾音:
中间隔 拾音是舞台扩声常用方法之一,即将话筒放置距声源一米左右处,指向单一声源或群声源,所拾取的声音为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
优点:声音明晰亮堂,具有临场感和交融感。
常用:1、管弦乐队演出,戏剧演出多用此法,把话筒放在舞台前沿,可一只或多只。
   2、乐队演出将话筒放在每组乐器前。
   3、演唱或曲艺节目那么放在演员前方,角度表演者。
注意:防止串音。
C:远间隔 拾音:
远间隔 拾音是把话筒放在距声源2米左右,除拾取直达声外,还可拾取舞台的混响声及演出现场的环境气氛。
优点:拾取的声音具有空间感、交融感和临场感。
缺点:远间隔 拾音会增加混响和噪声,会影响语言明晰度。
常用:戏剧演出中的高声叫喊;群众集会中的全场声。
交响乐队演出中最为常用,把话筒悬吊于乐队前上方,覆盖所有乐器,拾取整体音响。
注意:强噪声环境使用使用强指向性话筒。
   拾取环境气氛使用无指向性话筒。
   布置话筒时注意高度和指向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