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质”“量”促语感
[摘 要 ]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语音感受能力、
语意感受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能力的综合。要真正地学好英语,培养良好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英语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可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 ,再多维度结合,提高朗读的“质”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产生更深厚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的学习,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 ] 英语朗读 培养 语感
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的,缺乏甚至没有目标语的语言环境,缺少以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客观需要,而且汉语对英语学习多少产生负迁移,这使得我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入门教学更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今后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提高与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呢?俗话说: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 ”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培养语感的途径多种多样,下面就从有效朗读的角度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一种极好的形式。 在汉语对话中,“啊:ā”是表示赞叹;“á”是表示追问;“ǎ”是表示惊疑;“à”是表示应诺。其实在英语对话中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没有
汉语那么明显。就“ Yes”而言,读“ Yes?J”升调时,表示一种疑问、反问的语气,“ 什么事啊?怎么啦?嗯?” 读“ Yes?K” 降调时,则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 “好的,是的,对啊。 ”如果不注意向学生指出这种音调的变化,那么他们无论如何也
不可能体会出文中的种种不同情感。这就是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原因。其实,语言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其中蕴含着人物的情趣。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结果。
一、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
从思维的角度看,语感思维是以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
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直觉感应,没有言语经验的大量积累,也
就不可能形成语感。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出现几
个单词、日常用语及一段配有插图的对话,这就需要多读多
练。我让学生课上多遍模仿录音, 再范读、跟读,集体朗读、
小组朗读、个别朗读, 反复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还要读,
不是一遍二遍,而是七遍八遍。经常性地多读课文,或是其
他简单的内容, 就能积累大量的初步的言语经验, 天长日久,
潜移默化,自然会形成较强的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学
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适用。朗读背诵是培养
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 对于英语学习, 读得越多,读得越好,
就越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之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
时,当学生能注意到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就能读出
英语的韵味和美感。例如文章中的短语、句子、一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