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实用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4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实用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2/13 文件大小:1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实用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màn xìng)三种
第1页/共20页
第一页,共20页。
①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常夹有外风。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泛发全身,以面部的前额、眼睑、颊部、耳轮、口周围,以及肘窝、手部、小腿、外阴、肛门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面积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继而在潮红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群集或密集成片,此起彼伏,常因搔抓,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最后痂盖脱落,露出光滑(guāng huá)红色的皮肤,并有少量的脱屑。轻者微痒,重者瘙痒难忍,成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更甚,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伴有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第2页/共20页
第二页,共20页。
②亚急性湿疹。主要为小丘疹、丘疱疹、小片糜烂(mílàn)和流滋,也可有结痂或脱屑。多由急性期的潮红、水疱及液体渗出的明显消退所形成,或由慢性湿疮加重所致。亚急性较易转为慢性,一般临床上亚急性湿疮与慢性湿疮很难明显区分。一般无全身不适,或有胸闷、纳呆、便溏、苔腻、脉滑等证。
第3页/共20页
第三页,共20页。
③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湿热蕴阻为主。皮损多呈局限性,有浸润、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中心常有抓痕、血痂及点状渗出等。其周围可有散在的小丘疹(qiūzhěn)。多发于手足背、小腿伸侧、肘膝屈侧、阴部、股部及肛门周围等。瘙痒剧烈,呈阵发性,以睡前或遇热时加重。病程数月或更久。或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细无力等证。
第4页/共20页
第四页,共20页。
【临症施护】
,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糜烂(mílàn)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敷。 、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痒。
第5页/共20页
第五页,共20页。
【护理要点】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蕴者,室温略高。 4. 根据(gēnjù)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严重皮损者,使用消毒的床单、被套。
第6页/共20页
第六页,共20页。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fā wù)之品。 2. 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
3. 不饮酒、浓茶及咖啡。
第7页/共20页
第七页,共20页。
【用药护理】 1. 中药汤剂宜温服,遵医嘱服用清热(qīnɡ rè)利湿、健脾止痒药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2. 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的止痒药物。
第8页/共20页
第八页,共20页。
【情志(qínɡ zhì)护理】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心情,多劝慰使之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第9页/共20页
第九页,共20页。
【并发症的护理】
1. 感染
1)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及时更换床单。
2)破溃处涂药注意无菌操作。
3)注意营养,提高免疫力。
2. 营养失调
1)检测各种与营养有关的指标,并准确记录。
2)患者饮食应清淡(qīngdàn),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
3)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
4)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液体及电解质。
第10页/共20页
第十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