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案例心理学分析——浅析成都万科售楼中心设计的心理学运用环境心理学, 就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 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环境心理学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 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有: 环境感知: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中的信息, 并经过感知着自身的经验形***对环境的感知, 即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建筑环境的信息并评价建筑, 再经过自身的实践, 使建筑的前后背景参与进来, 在头脑中形成对建筑的环境知觉。环境知觉影响到人对环境的评价和美学体验,不用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环境的感知也不同。私密性: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包括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可供使用者选择。在设计中, 可以通过功能布局, 空间分割, 材质选取等, 采用封闭式、半封闭式或开敞式手法合理组织空间, 创造出完整而明确限定的私密空间, 为人们提供私密场所。公共性: 相对于私密空间而言, 人们也需要自由开阔的公共空间。环境心理学包括社会向心和社会离心概念, 据此, 建筑空间的设计业可分为向心空间和离心空间。开放性的空间可使人们相对聚集, 促进人与人进一步交往。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使人与环境达到最佳的互适状态。领域性: 人所能够占有与控制的空间范围即为领域。领域提供了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 提高了建筑的秩序感和安全感。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之间的活动领域应两两相交, 互不重合, 既有彼此共同的世界, 又有各自独立的天地。因此, 建筑功能的设计要照顾到各个年龄阶层人群的活动需求,而不只是单纯的功能分区。个人空间:每个处在环境中的人,其周围都有一个不见边界、不容他人侵犯的领域,即个人空间。个人空间主要是指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 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可以分为四种: 亲密距离( 1~50cm )、个人距离( 50~120cm ) 、社交距离( ~ )和公共距离( 以上) 。在建筑设计中, 个人空间主要表现在休息区座椅的设计,如L形、或凸或凹的转角等, 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课程中所提及到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更是广泛。下面以成都万科售楼中心为例来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商业建筑中的运用。一. 案例区位和背景成都- 万科售楼中心面积: 7,943 平方米设计时间: 2007 年8 月~ 10 月建筑师:林伟而林伟而先生,毕业于美国康内尔大学建筑系硕士及学士; 在美国波士顿工作了五年后,于 1987 年回港,为一间香港地产发展商工作了六年。在一九九三年,正式成为香港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设计师林伟而受现代艺术影响甚深, 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