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概述(ɡài shù)
皮肤是人体(réntǐ)最大的器官,其总重量为人体(réntǐ)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2,婴儿为2。
第1页/共18页
第一页,共19页。
皮肤(pí fū)结构
皮肤(pí fū)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下与结缔组织相连。期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附属器。肤色深浅因人种、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而异。
第2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9页。
皮肤(pí fū)结构
皮肤(pí fū)
表皮(biǎopí)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
血管、淋巴管
肌肉、神经
毛发
皮脂腺
大、小汗腺
指(趾)甲
第3页/共18页
第三页,共19页。
第4页/共18页
第四页,共19页。
表皮的细胞(xìbāo)组成
表皮(biǎopí)(epidermis):主要来源于外胚叶层
细胞
角质(jiǎozhì)形成细胞
树枝状细胞
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麦克尔细胞
基底层
棘层
颗粒层
透明层
角质层
第5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9页。
(一)角质形成(xíngchéng)细胞(Keratinocyte)
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产生角蛋白,细胞间有细胞间桥(桥粒)连接,依其分化的不同(bù tónɡ)阶段与特点,光镜下分为5层。
第6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9页。
表皮(biǎopí)结构
表皮
透明(tòumíng)层
第7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9页。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表皮底层
立方形细胞、胞质嗜碱性、胞核卵圆形、核仁明显、核丝分裂常见(chánɡ jiàn)
胞核上方可见黑素颗粒。
底部借半桥粒与基底膜带相附着。
表皮通过时间:由基底层移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成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第8页/共18页
第八页,共19页。
(stratum spinosum)
4-8层多角形细胞
细胞轮廓较扁平
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liánjiē),形成桥粒。
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
第9页/共18页
第九页,共19页。
(kēlì)层(stratum granulosum)
薄:1-3层梭形细胞(xìbāo),厚:可达10层
细胞(xìbāo)长轴平行于表皮
细胞(xìbāo)核及细胞(xìbāo)器溶解
胞质中有大量的透明角质颗粒
第10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