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1、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3、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4、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⑴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⑵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⑶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⑷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6、食品从业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7、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8、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9、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10、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1、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12、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1、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2、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3、按有关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4、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经营。 
5、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6、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7、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8、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三、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3、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4、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5、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6、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7、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8、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四、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1、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5 页
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