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蝙蝠和雷达
王德俊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初步了解仿生学,并了解仿生学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 点:
1、、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2、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激趣引入新课。
1、激情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科技类书籍吗?你觉得看这类书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是一位科技迷,今天将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第11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蝙蝠和雷达的秘密吧!)
2、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揭开秘密。
(一)学习1——3小节
师过渡:许多秘密的发现,都源于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读读课文的1——3小节,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2、生汇报:蝙蝠飞行技术非常高超。
3、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读书上的句子。再请2生读句子。
4、齐读,读了这句话,你的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5、蝙蝠如此的灵巧、敏锐,这是人类所不能及的,科学家们心中不禁也产生了疑问,师引读:(课件四: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东西吗?)
(二)学习4——6小节
1、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开始了试验,文中具体写了几次试验呢?(3次)每次试验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试验的结果如何呢?请每排3位同学一起读课文的4、5、6小节。
2、请大家再次自己看看书,思考:科学家三次试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3、请三名同学以小小科学家的身份介绍试验的过程以及结果。
(试验结束了,会填写实验报告单吗?)
4、填写实验报告单。
5、齐读试验结果: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嘴和耳朵(板书:嘴 耳朵)是怎样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呢?默读第7小节,画出答案。
(三)学习第7小节
1、生汇报交流答案。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看课件,请学生说蝙蝠的秘密。
4、完成课件填空。(课件六:蝙蝠一边飞一边从()里发出(),()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它的()里,它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秘密揭开的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你从“反复”“终于”体会到什么?
6、女生齐读第7小节,让我们牢牢的记住蝙蝠的秘密。
(四)学习第8小节
1、秘密的揭开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家们造出了雷达。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
2、男生齐读第8小节。
3、请学生汇报。
4、学生根据蝙蝠的板书自己尝试画一画雷达的工作示意图,一生上黑板写。
5、根据板书请学生说一说,雷达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