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材料2019.1.21.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材料2019.1.21.doc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1/12/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材料2019.1.2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通县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督查进展情况
2019年1月22日
为了持续推进青海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道路,逐步降低种植业化肥农药投入物施用量,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机构,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18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农(耕肥)》[2018]27号)要求,2018年我县开展了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探索全县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效模式。现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一、大通县蔬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底,、%,、占全省总产量的2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2%。蔬菜种植基地已初步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安全管控机制,蔬菜生产、加工、流通以基本实现全程化监管。蔬菜产业发展经营主体众多,且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二、取得的效果
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进一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全面提高蔬菜质量,确保产业效益最大化,2018年完成工作主要有:一是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 完成9940亩,其中核心区6500亩(设施蔬菜基地2210亩、露地蔬菜基地4290亩),辐射区3440亩(设施蔬菜基地1240亩、露地蔬菜基地2200亩)。
二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模式:设施蔬菜种植基地300栋(亩)秸秆反应示范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三是2018年土壤检测工作,土样全部采集完毕,已交由专门机构进行检测。四是技术培训及推广示范工作,培训完成300人次,印制并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并安装项目标识牌3个。
在项目实施中本着“宣传培训、提质增效”的原则,强化措施,严格要求,搞好试点,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一)改变蔬菜生产方式。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了区域畜禽粪便资源、绿肥资源的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从整个农业生产链条上来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了过去种植业、养殖业单一的生产方式向“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转变,通过养殖业污染物处理,有效改善乡村环境,对于实现“生态宜居”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高了蔬菜产品品质。通过大面积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土壤、水源污染风险,有效提高了我县蔬菜产品品质。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有机肥对化肥实现有效替代,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产品品质,通过进行“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走优质优价道路,大幅度提高了亩均产值,提高了农民种植收入,对农户增收有积极意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优先对贫困种植户进行补贴和物资发放,将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了种植贫困户参与项目积极性。项目区共计带动产业扶贫贫困户75户150人从事蔬菜种植,每人年
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共计带动扶贫户增收45万元以上。项目还带动了绿色蔬菜的种植,改善了蔬菜品质,促进了地方蔬菜产业整体升级,间接经济效益巨大。
(四)提高了生态效益。项目建设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整合畜禽养殖和设施蔬菜种植及有机肥生产各要素,提倡合理种植、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施用有机肥和绿肥,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增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