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专项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2/1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专项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闻采编和制作专业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专业现实状况
传媒系新闻采编和制作专业经过近 5年时间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较合理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和教学评价体系。 认真探索了和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体系,设计了很好教改方案,同时为了继续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力度,深入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技能教育,不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改方案,加强教材、实训基地建设,和行业紧密结合,建立起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专业建设现实状况情况以下:
1、人才培养方案逐趋完善
经过5年建设,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不停修订调整,最初职业岗位定位为报社、电视台、文化宣传部门新闻工作者、编辑人员、媒介管理人员。,我们经过深入市场调研,对专业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分为大众传媒和媒体策划和创意两个方向,将学生职业岗位定位为广播电视系统、报纸杂志社、企业策划部门、企机关、文化、传媒宣传部门从事宣传、网站维护、文案设计、营销策划工作人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步完善,但市场是瞬间急变,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社会发展来进行,因为主客观原因,近两年,我们放松了对市场人才要求估计和分析,专业培养方案未能立即更新,未能表现最近职业教育理念。
2、老师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8名专业老师,期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历3人,在读硕士1人;双师型老师3人,老师结构基础合理。从开始,我们就从行业聘用了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指导老师,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加强了实践教学步骤管理和监控。伴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部分老师未能跟上改革步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未能深刻领会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止步不前;老师实践操作能力亟待加强,很多技术实践操作课程没有较为适宜专业老师,如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和制作,广告制作和设计等。
3、课程建设情况
本专业老师建设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结果不太理想,关键原因是年轻老师偏多,教学积累不丰厚。我们制订了课程建设和改革整体计划,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紧密联络在一起,加大关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4、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一直在探索符合实际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试改革等方面,做了部分尝试,每学期制订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对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取得了部分成绩,如课程考评改革,本专业在三个专业中率先走在前沿;学生校内实践活动自起有序进行;课堂教学形式较为灵活,一批年轻老师大胆尝试,利用经典案例式、现场点评式、情境式、模拟训练式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尤其是在新闻采写、编辑、制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后全方面推进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5、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起步阶段,未能创设良好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就业效果不佳,学生职业能力尚不能适应新形势行业发展需要。校外实习基地稳固性不高,实习基地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真正能给学生们提供系统实习社工岗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对本专业认可度,也影响了毕业生专业素质。
校内实训室只有一个,而且是三个专业共同使用,没有摄像机、数码相机,一台编辑机也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内存有限,软件不能升级,很多实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