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交谈中引导他订立学习计划)
(在了解了他数学成绩很不好时,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认为数学进步的空间大不大?”“现在不大可能了,我已经放弃了数学了,到时就碰,能碰几分就几分。”“哦,是吗?”“我对数学一点感觉都没有。”“你可不可以多记点公式?”“这可以的。”“那这样,我把数学中常用的公式与你讲一讲,然后我们看历年的高考试卷,认识一下记公式的好处怎样?”“可以的。”
(我把高考考纲中的公式与他仔细的讲一遍,
其中穿插基本训练,
让他有个基本的认识与运用的意识。)
(然后,
我拿出一份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与他一起分析,
哪些地方是直接使用公式就能得分,
哪些地方只要把公式变下形就能得分,
哪些地方根据题中的条件直接得分等等,
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兴奋与激动)“现在还要放弃数学?”“按照您这样一讲,我不放弃了,我只要理解、会用用这些公式就可以提高很多分。
”
“是的,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但是对于你来说,你有了应试 的 基 本手段与方法,
当然不能放弃了。“我不放弃了。但是,我怎样比较灵活的运用这些公式呢?”
“第一、你能尽量推导这些公式;第二、多写写,加强感性的认识;第三、去看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去寻找每一题用了哪些公式、是怎样用公式的;第四、看考题时,先想一想会用到什么公式,是怎样用的,然后再看答案,每天都去寻找一下感觉。你说呢?”(我与他仔细分析了一份06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每题是怎样运用公式轻松得分的。
)
要什么样的结果,那就得有什么样的行动。既然他想考走,那就看怎样才能走,把目标量化、细化,给方向与方法,让他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有了强烈火的行动力,再加上
意志力,达到目标是可能,而且可能性是很大的。
培养一生的阅读习惯
那次回家,吃完晚饭后,对儿子说:“今天我们进行阅读比赛。”
于是,我、妻与儿子开始了比赛。
我一直认为,在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这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学习。
山东的朋友上初三,近几次考试总是审不清、看题不全等让成绩下滑的厉害,我对这个
朋友说,让 孩 子 大 声 的 读 书,要 求:不 漏 字、不 添 字、不 倒 字。朋 友一开 始 不 解,我 说 你 们
先练习,慢慢就知道好处了。我问朋友的孩子的情况,朋友说:
“进步明显,恢复到年级前四了。”
晚上与一年级的家长聊天,
谈到对一年级孩子的评价与能力培养问题时,
我说:“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让孩子有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用成绩排名对待孩子的。”
对于孩子说,怎样读书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做题时,总是看不清题、漏字、或者其它人读了一遍后
又会做了呢,为什么孩子会抄错行、抄错字呢?
用心看世界
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的,
尤其是当一个人独处时,
我们常常会想自已
曾做的事、
曾经历的事,
有几许感慨也有几许无奈,但是,如果我们用心来看这个美妙的世
界时,我们的眼前会是个怎样的场景呢?
有个孩子父亲早逝,随母亲漂落到一个大城市,住在被人遗弃的破汽车中,一天有个人
同情的对孩子说:“好可怜的孩子,连个家都没有。”你猜孩子怎么说?孩子答到:“我有家,
只是等有了房子,我们就可以把家搬到房间子里去了。”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家是个温馨的
港湾而不是一个建筑物、一个可以让人显耀的物件。
东南大学有个教授与我们交流时讲起他孩子考试的事。孩子那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读高中,一天孩子对他说数学考了60
多分,他对孩子说:“走,出去请你吃饭。”孩子一下就懵了,问:
“为什么请我吃饭?”他说,“为你已掌握的60
分的知识与能力祝贺呀。”孩子说:“那你怎不问为什么只考60分呢?”他说,“现在问只考60分好象没有意义,要是我
们能从取得的60
分中找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提高的技巧不是更好么?”
,孩子很开心与他去
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孩子讲起了那
40分丢掉的原因,他还说,
“原因是要分析的,不过
不是现在,现在是吃饭、开心享受的时刻,要分析、要 提 高 回到家里、坐下 来 静 静 的 想、并
把它写下来才是对的。现在就好好吃饭吧,聊聊其它开心的事。”
于是,他们父子就享受了起来。
昨天与外甥女家孩子谈学习上的事,
我问孩子:“你考试时怎样才能得更多的分、获得更好的成绩呢?”
孩子说:“细心不马虎。”
我问:“怎样才能细心呢?有没有把题目看错的现象?”
孩子说:“有”。
“那这点你怎么去解决呢?”“细心读题就行了呀。”“怎样才算细心呢?平时要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