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的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的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2/15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的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的分析
 
 
朱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大,其地下空间结构愈发重要和复杂。建筑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的进行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这其中避免不了基坑工程的勘察。基坑工程的安全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基坑勘察可以说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中之中。本文主要从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出发,阐述了使用基坑勘察技术的具体要求,详细分析了基坑勘察技术的实施要点,为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勘察;勘察技术

。按照岩土工程的相关数据与基坑的挖掘深度来预测勘察的范围,如果基坑深度达到3米以上,要按照基坑工程要求进行勘察。勘察点
要设置在基坑的周边,孔位的设置要依照基坑的深度来确定,通常要比基坑的深度大一倍或者一倍以上,使用锚杆的情况下要重新来设置孔位,这种情况下要确保布置的勘探点最少比基坑的深度大两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造成难以在基坑周围布置勘探点,相关操作人员要依照有关材料和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确定更为完善的方案计划。
。在岩土工程建设施工中,基坑的勘探点要围绕基坑的外围进行布置,设置的勘探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其间距宜为15~20m,如果岩土工程现场的土质比较复杂,出现土层较软或者有暗沟和岩溶等情况,应加密勘探点并查明其分布和工程特性。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可以结合更为先进的勘察技术对现场的土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土质的具体分布和实际情况,利用GIS系统将土质情况绘制成图表,有的放矢地加大勘探点的密度,提升勘察工作的质量。
。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微承压水、承压水。,微承压水呈周期性变化,水位在3m到11m之间,承压水水位大约在3m到12m之间,4m以下的地下水的水温收气候变化影响小,通常在15度到20度之间。
当遇到岩土工程地下的含水量过高时,基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稳定性会有所下降,所以,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要调整基坑中的水位高度,通过降水的方法来调整水位,通过抽水试验的方式来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的范围,得到的最终结果要以文字的方式详细记录到勘察报告中。

。基坑工程勘察是整个岩土勘察工作的重点,它能为基坑支护工程的实施提供决定性意见。确定勘察的范围并进一步计算基坑侧壁稳定性是设计支护工程的前提。所以,在进行勘察之前要先确定基坑勘察的深度,勘察深度与基坑深度的比例控制在1:3到1:2之间。如果施工现场过于窄小,勘察工作难以操作时要合理布置勘察位置,尽可能扩大勘察范围,同时利用挖掘技术来协助勘察工作的进行。通过钻孔的方式对现场进行勘察,利用地质调查技术扩大勘察范围。
。勘察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工程现场岩土层的性质。主要内容有腐蚀分析、分布特点、力学性能以及水位指标的分析,在各项分析中获取有关资料并利用到后期的支护方案设计中。对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勘察,例如围护结构移位的确定以及稳定性的确定,其中还要对工程的周边建筑进行调查,比如周边地质的结构组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