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宁波农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宁波农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宁波农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宁波农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是宁波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我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创特色建强院”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宁波市作为我国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随着农业农村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抓转型、调结构、促发展、重民生, 成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 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作为支撑。我院作为宁波市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明确我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全面提升我院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 引领全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 为新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特制定本规划。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一)基本概况我院于 2000 年 12 月在原市农科所和市林科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是市政府直属的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也是市农业科研、检测检验、推广培训以及咨询服务等社会公益性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目前, 院内设党政办公室、科研管理处、计划财务处等 3 个管理服务部门, 以及作物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新品种引进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 8 个研究所( 中心), 建有宁波市高新农业技术实验园区和 1 个重点实验室。全院现有在编职工 97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74 人。(二) “十一五”主要成效与回顾“十一五”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 我院以服务“三农”为目标, 围绕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展示体系, 着力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 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探索管理创新、建设人才队伍、改善科研条件、增加科研立项、注重成果培育、加强交流合作等措施, 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创新能力建设和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1 、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十一五”以来, 我院围绕宁波市农业主导产业, 调整学科结构, 突出创新重点, 培育优势学科, 加强了水稻育种、瓜菜育种、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标准等优势学科建设, 培育了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应用、林特水果花卉等新兴学科, 初步确定了水稻育种、瓜菜育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标准、农业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林特水果花卉、森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等八大学科领域。基本形成了面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以任务带学科的新型学科体系。 2 、科技队伍得到加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十一五”以来, 我院按照“引进高级人才, 培养有用人才, 用好现有人才”的思路, 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使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科研人员的学历与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层次进一步提高。目前,全院 74 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 22人, 占 % ;中级职称 30 人,占 % ;初级 22 人,占 % ;拥有博士学位 5 人,硕士学位 29人; 获市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 5人; 列入省“ 151 ”人才工程 4人、市“ 4321 ”人才工程3 人。 3 、科学研究取得较好成绩,科研水平有较大提升近五年来,全院科研项目、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 我院共承担市级以上项目 78项, 合同经费 万元, 人均科研经费 35. 5 万元。其中,国家级、省级8项,经费达 万元;市级 70 项,经费达 万元。完成项目获省市级以上科技奖励 21项, 其中, 一等奖 5项、二等奖 6项、三等奖 10项;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222 篇; 申请专利 11项, 其中, 获得授权 4项, 拥有作物品种权 6个, 审(认)定品种 26 个。科研优势和特色日趋明显。通过努力, 我院在水稻育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瓜菜育种及病虫害防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有近 10 个农业科技领域的研发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或部分领先水平。我院的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育成甬粳 3号A 和甬糯 2号 A ,分别填补国内相关不育系选育的空白;育成杂交糯稻甬优 5 号、甬优 10 号填补国内粳型杂交糯稻选育空白;育成籼粳杂交晚稻甬优 6 号、甬优 9 号、甬优 11 号和甬优 5006 ,在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选育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甬籼 69 、甬籼 15 、宁 81 、宁 88 等已在生产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