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考查题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一页,共74页。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何为诗眼?)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第二页,共74页。
命题方式一:炼字
提问方式: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08全国卷一)
“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的妙处。
,赏析“雪” “朱”的表达效果。
4. “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06福建)
“诗眼”是什么?(06江西)
第三页,共74页。
(二)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有时可能是活用)。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并指出手法)。
第三步:点明字词的作用:写出景物特征、烘托画面意境、表达诗人情感(或其他表达效果)
{若题目没有给出哪个字,第一步是先找出字}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后两句诗。
第五页,共74页。
可以这样写答案
答题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表感情、谈作用}。
示例:
第六页,共74页。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后两句诗。
①后两句诗的“侵”和“拂”用得精妙。(找字)
②“侵”有侵染之意,写霞光仿佛追逐着诗人一般,侵染诗人足迹。描写出诗人在夕阳下悠然自得、漫步山岗的生动情景。(释字、描述)
③“拂”即吹拂,运用拟人手法,写青翠山色追逐诗人的脚步,吹拂诗人的衣裳,以动感的画面描写山色可爱多姿。(释字、描述)
④这两个动词明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表达效果)
第七页,共74页。
一炼动词
一炼动词
第八页,共74页。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第九页,共74页。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第十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