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DA车间质量管理研究.pdf

格式:pdf   大小:3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A车间质量管理研究.pdf

上传人:雪雁 2021/12/15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A车间质量管理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A 车间质量管理研究
1 绪论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越来越挑剔。能
满足客户的交货日期,高大的产品质量,低廉的产品成本,优秀的服务成
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我们相信,企业要想长期的占领市场,质量无疑使最
有效的武器。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必要条件,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水平高低,质量问题影
响着企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企业发
展的作用和影响。尤其在今天激烈而且日趋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更
应该将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
对于生产制造型的公司来说,车间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部门,车间
质量工作影响到公司的产品质量,关系到公司的名声。质量管理是车间生
产管理的核心内容,纵观从目前国内的车间质量管理情况,处在检验阶
段、统计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相结合的一个相对不太成熟的
阶段,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着将全面质量管理运用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来,
而且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将质量管理信息化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很多
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的实施中缺没有得到很
好的效果,原因是质量管理牵涉的领域很多,企业内部人员对质量管理知
识的认识也不一样,公司领导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大有不同,总的来
说,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多是大企业,如海尔,格力等企业,但
是国内大多数的企业在质量管理上还在原地踏步,然而,面对目前的经济
形势,如果不完善质量管理,将对企业的日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美国就将质量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研究,到 20 世纪 50 年代,
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并将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是指上世纪初到 30 年代末,即是欧洲工业革命
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个阶段。20 世纪初,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
作人员的检验,主要依靠个人的水平和经验,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
理。1912 年,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提出“科学管理”运动。质量检验阶段
是检验人员使用一定的技术和工具,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此
阶段是对生产出来的成品进行检验,是一种事后的检验过程,检验结果也
只能是合格与不合格,没有预防作用,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指上世纪 40 年代到 50 年代这个阶段。当时
正值二次大战时期,美国为了解决在战争中武器弹药质量差和其他军需物
品品质问题,将数理统计的知识运用到质量控制过程中。是由美国的休哈
特博士于 1962 年提出的,数理统计与质量管理相结合,为了防止事后检
验的弊端,加入了预防控制,就形成了统计质量控制。二战结束后,很多
民营企业将这种管理方法运用到自身企业的质量管理中,也取得了很大的
效果。但统计质量管理过分的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让人们觉得质量
管理是很专业的事情,只是质量部门的事情,跟生产制造没有关系,这些
错误的认识,制约了统计质量管理的推广和普及。
目前国内与有关车间质量管理相关的研究有:周海,郝永平研究基于 WEB
的车间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与信息模型和车间质量数据
库,实现车间质量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为车间质量控制和决策提供支持。
程阅,李维等研究了基于 MES 系统的车间质量管理系统,将车间车间数字
化管理,研究预防性的质量技术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深远
的意义。杨乐,岳彦芳针对现有机械加工车间质量管理模式的不足,设计
了 MES 环境下的质量管理系统。
2DA 车间质量管理现状
车间基本情况介绍
达涅利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在意大利总部工作的 4000 员工 4 在
内,集团共拥有员工 11000 人,在 2014 年全年营业额实现近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