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__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__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__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本课,让学生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 .能力目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综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 激发爱党情怀。通过正确评价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培养客观冷静,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理性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难点:如何掀起这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学过程】本课知识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内容,时间范围从 1976 年到 1986 年。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是拨乱反正的时期, 是改革开放的时期,是国家在经历了“文革”后逐渐走上正轨的时期。★课前渲染播放《春天的故事》的音乐作品。(约 1分钟 30秒) ★课堂导入师:这首歌说的是:三十年前,一位老人,一位中国人民的儿子,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邓小平。师:回答地很正确,就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这些分别是深圳、厦门等地的夜景图。这些看似寻常的景象在三十年前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再看两幅图片。 70年代的钟楼(周围房屋低矮陈旧,街道狭下冷清)。 70年代的农村(房屋破烂简陋,设施缺乏) 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银行这样评价中国:“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几代人才取的的成就。”(幻灯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根溯源, 来学****中国走向富强的伟大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板书) 1. 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板书) 师: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并未立即将“历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 1978 年才起步。这两年,既是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和酝酿的两年。这种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播放《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视频,约 5分钟。) 视频内容概要:1976 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经历了十年磨难和挫折,人们开始期盼着新的生活快速到来。但是,很快出现了“两个凡是”,再次让人们陷入困惑。“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还要走文化大革命的老路。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十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 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