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天窗系统电路图.pdf

格式:pdf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天窗系统电路图.pdf

上传人:qujim2013 2016/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天窗系统电路图.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谭永续利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 对森林资源永续经营利用问题的研究, 是从我国开始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 我国就出现了合理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思想的萌芽. 此后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们在他们的著述中, 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涉及, 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如春秋时期, 管仲就提出:“山泽虽广, 草木毋禁; 壤地虽肥, 桑麻毋数; 荐草虽多,六畜有增林之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孟子也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这一思想, 同我们今天的“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的经营指导思想也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作为一种具体的科学理论研究, 却还是近二百来年的事, 它的产生,是同森林经理技术分不开的。当 17 世纪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以后,木材成了主要的工业原料, 私有林林主为保证木材生产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不得不进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的研究。根据当时的条件和要求,曾提出连年作业与隔年作业的作法。从 18 世纪以来,德国产生了以“法正林”为中心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学说, 并逐渐风行于邻近的奥地利、瑞士和法国等国。后又提出了以森林调整为主要指导思想( 如美国的 . Days) 的森林永续经理技术。但无论是连年作业, 还是后来的调整作业等经营技术, 都是以保证私有林业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为中心, 以最终保证私有林业企业主的长期稳定的收益为目的, 因而, 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此阶段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含义较窄, 是森林资源“永续作业”、“永续经营”和“永续收获”等的同义语, 基本含义就是指对森林资源生产作业和木材生产收获的不断继续。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反对把森林当作“采掘性”资源,而充分发挥森林的再生作用,在运用先进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经理技术的基础上,对现实森林进行连续不断的作业, 以期待把现实森林改良成为生生不息、不断利用的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效益认识的加深, 狭义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从经济意义上看,经济不 88 停止在简单再生产要求上。第二, 从森林经理技术发展来看, 在现有林学技术和集约经营的条件下, 林木生长量和收获量可以逐步提高, 从而打破那种简单重复生产的水平。第三、从保持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来看,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也不能简单停止在木材生产上, 而必须深化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永续。尽管森林资源的不同作用可以通过划分林种来体现, 但就现代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提出的新需求来看, 即使对于用材林的经营, 也必须充分考虑其公益效用的永续发挥。第四, 就森林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来看, 也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森林资源概念仅包括林木资源。广义的森林资源概念包括了以林木资源为主体的, 森林环境内的其他一切可利用的经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与之相对应,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也必须是包括林木资源在内的其他所有林副( 山特) 产品资源的连续不断的生产和收获。因此, 在现代林业科技用语中,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 它要求有一定规模、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 在地域上和龄级上有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在全国范围实行全面经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