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先满足保障需求后考虑投资需求
二、先满足家长保障后考虑孩子保障
三、先满足保额需求后考虑保费支出
四、先满足保险规划后考虑保险产品
五、先满足人身保险后考虑财产保险
一、先满足保障需求后考虑投资需求
• 许多消费者选择险种的过程中,往往对投
资型险种情有独钟,常常选择的是“高收
益,高回报”的险种,而忽视保险最原始的
保障功能。意外险和健康险等最具有保障
意义的险种,由于意外险是消费性险种,
保费一去不复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于是,不少消费者花了钱投保返还型或者
投资型险种,但当风险来临时,却发现保
险“不管用”。一味追求保险的投资收益,
犹如空中楼阁。这也是一些投保人遭遇风
险时才发现保险不“保险”的根源。
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难预知和管控的风
险,保险的保障意义很大程度就体现在这两
类保险上。所以在经济状况一般的情况下,
先满足此类保障需求;倘若经济实力允许,
也可一并考虑。
二、先满足家长保障后考虑孩子保障
•“重孩子轻大人”是很多家庭买保险的误区。
家长为孩子投保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孩子的
保障,而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保障来自于
父母,即便没有保险,出现了问题还有家
长来想办法解决,但是如果是孩子所依赖
的父母出了意外,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孩
子才是真地失去最基础的保障。
因此,买保险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先保家长尤其是家庭财务贡献度最高的
人,因为,如果家庭中的顶梁柱因故丧失
经济能力,那么导致的家庭经济困境将直
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家庭支
柱获得足够的保障,孩子的风险才可能降
到最低。
三、先满足保额需求后考虑保费支出
• 大部分人购买保险比较在意的是付出了多少保
费,而不是关心购买的保险产品所能提供保障的
范围和保障程度。也有人在购买保险时,视线往
往集中在产品上,能不能拿回本金,能不能保值
增值等等,保额多少不一定真正受到重视,从某
种角度讲,保险的作用只是起到了一小部分。实
际上,拥有适当的保额,保费支出则是可以根据
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不同的人身阶段、不同的
财务状况、不同的职业类别、不同的理财偏好,
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方式来安排你的保费。
因此,保额比保费更重要,因为保额是你必须
的保障额度,足额保险才是保险设计的根本原
则之一。保费支出太少显得保额不够、保障无
力,当然,保费支出太多,也会影响家庭财务
结构。
四、先满足保险规划后考虑保险产品
• 有人把保险代理人比喻为“家庭财务医生”,这话
很有道理。保险代理人倘若只会销售保险产品,
那一定永远只是一个“三流业务员”。因为只有销
售“风险规划处方”的代理人才能顺应形势并被客
户所接受。这里的分界线在于到底是“以产品为导
向”,还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而,保险代理
人销售的不是保险产品,而是“风险规划处方”。
• 同样,消费者在考虑保险规划时,也不要一味地
比较保险产品,而是要考虑保险规划的整体性、
前瞻性,根据自身需求合理购买。
五、先满足人身保险后考虑财产保险
现实生活中,有车族基本都会为自己的爱车投保
车险,却忽略为自身投保人身保险;也有很多企
业主会为企业投保财产保险,而不为自己投保人
身保险。这实际上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