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送东阳马生序和诗词曲五首.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送东阳马生序和诗词曲五首.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4 2021/12/15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送东阳马生序和诗词曲五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的‘
l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 学****翻译文言文。
4. 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的。 重点:
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 学****翻译文言文。
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的
教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录音带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古代劝学名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 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 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1分钟)
二、 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3分钟)
1. 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适当补充。
2. 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 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 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或给以必要
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 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 整体感知(28分钟)
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 .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7分钟)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2分钟)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要 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 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 .检测自读效果(7-9分钟)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
(2)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以分小组比赛形式完成,限 制时间为不超过4分钟)
(3)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
四、强化训练(7分钟)
朗读第二段,然后自译。独立完成。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3分)
(2) 交流自译情况(4分)
(设计意图:进行克服困难的实践,培养独立学****能力,进行思维的敏锐性训练 以及独立思维的养成训练。)
五、 整理思路,盘点收获。(2分)
涉及文化知识,以及学****方法(即:研读古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及时整理知识的良好的学********惯, 提高学生条理思维的能力, 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性训练。(如:古文研究可以采用本课模式“读文一一 解字一一懂句一一解篇)
六、 回顾课文。(3分钟)
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再次熟悉课文,加深记忆,巩固“五”的成果,更好地达成本课文 的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七、 作业(1分钟)(1)熟读课文并试背1、2两段课文。自己独立翻译第3段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效果,继续进行学********惯、学****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新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