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9/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增刘景文》和《山行》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昂然生机。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5、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课件(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教师可视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2、看图说话。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
1、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书空“刘”自。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同桌听。
4、用笔圈出生字读读。
5、同桌合作学****生字,尝试理解字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伙伴合作,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
4、小组汇报自学收获和不懂之处。小组间答疑。教师进行指导。
5、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6、指导感情朗读,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读。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出示课件(显示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让学生议一议。
六、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学生认读。首,书空笔顺。注意“枝”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3、让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
4、指名板书生字,师生共同评价,探索写好字的方法。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1、指名背诵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2、出示《山行》。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教师提示要利用插图。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帮助。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提出学****中的疑难问题。
2、其他的组的同学和老师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3、师讲解:“白云生处,指漂浮着白云的地方。“坐”,因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