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 2) 巅峰杰作——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赏析提要:在历次公私所见的林散之草书作品中, 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墨色最具变化,乃是林散之草书墨法之经典,堪称“神品”。墨透水洇,气象万千;奔放雄劲,结体奇险。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无可名状,令人叫绝!作品先后发表 12次。草书是书法艺术性中难度最大的书体。从古到今,在草书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书法大家只有几个。如东汉的张芝,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张旭、怀素,明末的王铎,当代就数林散之。林散之( 1898 -1989 ) ,江浦乌江人,名散之, 号三痴生、江上老人、左耳、半残老人等。“诗书画三绝”,尤其是草书享誉世界,被称之为“草圣”。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1974 年创作,立轴,尺寸为 138 ×35㎝,约 4平方尺。落款聋叟,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引首章是“七十年代”(朱文)。双款,水墨纸本,印有暗花的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品相上等,左下印章外有水迹。作品内容是: 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林散之先生用天才的智慧驾驭着那脱缰野马似的感性,任凭长锋羊毫在印有暗花的宣纸上纵横取势, 自由挥洒,浓墨、淡墨和清水在“草圣”的笔下不停地流淌。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水融墨洇,浓淡枯湿,血肉分明。出新意于主观法度之中,得奇效于客观意想之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无可名状,令人叫绝! 开头“志在”两个字是涨墨。笔蘸浓墨,连字书写,水墨淋漓,浓淡分明。写到第三个字“新”时, 长锋羊毫笔尖的墨已沁入纸内,而腹部、根部的淡墨才刚刚注入笔尖。林散之先生掭笔时羊毫处于斜切之状,两侧有浓淡之分,这时写出来的“新”字呈现出阴阳浓淡的多维空间效果。“奇无定”3个字,从头到尾,墨色越写越淡。“则古瘦漓骊”5个字,前两个字墨色较浓,“瘦”字出现了从浓到淡的现象。“漓”字特别精彩,浓淡并生,左淡右浓,这是林散之先生笔锋翻转的结果。当翻到蘸墨的一侧时,笔画即浓,翻到另一侧时笔画变淡。后一个字“骊”为淡墨所书, 这就是淡墨枯笔,在绘画上通常叫“渴笔”。接着,林散之先生写出浓墨“半”字。经过前几个字的书写, 墨水已经用尽,一般书法家写到这里往往会重新蘸墨, 而林老又皴擦出两个字:“无墨”。这两个字的枯与“骊”渴笔的枯不一样,“无墨”是浓墨之枯,“骊”是淡墨之枯。“无墨”两个字用墨极少,几乎是无墨,这与书中“无墨”的本意恰好相互应衬。林散之学生陈琦在《浅论林散之先生的草书艺术》一文中说:“尤其是第二行的‘无墨’两个字是枯笔连写,令人拍案叫绝, 从条线造形上看如拆钗股,而在枯笔中又散带着零星的淡墨,可谓天成二字。如此两字,林老与古人抗衡足矣!”作品中的第三行“却书书”3个字,墨极浓极稠,又未破水,故浓而干,与右边的“无墨”两个字相比,同样是枯笔却又有一些不同,一焦一润,形成强烈对比。这一墨像请看这幅作品的局部将更加清晰。“却书书”这3个字是整个作品最黑的地方。最后两个字“不得”,是林散之先生在墨稠滞笔的情况下又蘸水写成的,显得颇为润泽,鲜活自然。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专门为他的学生桑作楷创作的。桑作楷,著名书法家、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72 年8月拜林散之先生为师,是在林散之身边时间最长、也是林散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