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倍数与因数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倍数与因数教案.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倍数与因数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数的世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能在 1— 100 的自然数中, 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学重难点: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 1— 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面较窄, 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但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学****兴趣,特别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获取相应的数学信息, 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思维还不够灵活, 倾听的****惯有待加强, 小组内探讨交流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到过水果店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水果店去看看各种水果的标价(出示课本第 2页的情景图)。㈡探究新知个性化教学思路: 1 、观察情景,发现信息师: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家水果店,通过观察,你能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 从同学们观察到的信息,你们发现了哪些数?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6、4、 、 、﹣3、 0、5、2) 2 、小组合作,分类整理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否把这些数进行整理分类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师: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整理分类的结果呢? 师: 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分类更好一些呢? 师: 刚才各组都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第3 组分的较合理, 并且这一组说明的理由比较恰当。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师:像0、2、4、5、6 ……这些数叫自然数,生活中的自然数有很多,谁愿意举例说一下。师: 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然数有什么特点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自然数有序性的特点。) 师: 谁知道,像-3、-2、-1、0、1、2、3 ……这样的数叫什么数? 师: 整数与自然数有什么关系? 3 、认识倍数与因数师: 既然来到水果店了,你们想买哪种水果呢?说给大家听听。师: 请同学们当一次售货员。算一算两位同学各付多少元? 生1:3 千克苹果的总价是:6× 3=18 (元) 生2:5 千克梨的总价是:4× 5=20 (元) 师:( 教师组织讨论算式:6× 3=18 ) 先看第一个算式, 6和3 分别是什么数? 生: 因数。师: 是谁的因数? 生:是 18 的因数。师: 反过来说, 18是6和3 的什么? 生: 18是6和3 的倍数。师: 说的真好,谁能说一说 4× 5=20 这一个算式中各数的关系呢? 生:4和5是 20 的因数, 20是4和5 的倍数。师: 谁能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并说明算式中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三)数字游戏师: 下面我们活动一下,( 教师发放卡片, 每张上写着学生自己的学号。)生1: (卡片上写着 4 )我是 4 ,是我的倍数的请到我这边来。生2: 我是 7 ,是我的倍数的请到我这边来。生3: 我是 9 ,是我的因数请过来。生4: 我是 30 ,我的因数,请举手。生5: 我是 6 ,谁是我的倍数? 师: 谁还有问题,请说出来,大家一起研究。生6: 我是 10 ,我想说一下我的倍数,有 10、 20、 30、 40 …… 100. 生7:生1 说的不完整, 110 还是 10 的倍数, 120 也是,我认为 10 的倍数的个数有无数个,最大的找不到,但最小的是 10。师: 同学们同意生 7 的说法吗? (同意)请同学们再用不同的数字验证一下: 师: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 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四)反思体验。师: 同学们的发现很多, 希望在以后的学****中, 你们多动脑,勤思考,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五)练****第3 页的 1、2、3题第1题本题主要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第2 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 4 的倍数和 6 的倍数, 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6 的倍数。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 并在交流比较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教学后记: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与参与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悟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 从生活中学****数学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