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2、园林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3、植物分类方法-自然分类系统:按照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植物系统学)。人为分类系统:着眼于人类应用上的方便
4、物种: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
5、亚种:种内占据不同地理分布区或宿主、互不重叠、生殖隔离不完善并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
变种(var):种内某一个体可能由于突变而发生变异,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这种变异会在种内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某些遗传性不同于原种的一个群体,这就是变种。
变型(f):为形态或个别性状变异比较小的类型,通常只有1个性状的差异。栽培品种(cv)
6、生长是指树木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大,使树木的体积和重量产生不可逆增加。
发育是指树木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生长和发育关系密切,生长是发育的基础。
7、生命周期:树木一生所经历的个体从受精卵最初的分裂开始,经过种子的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
生态学特性:由于树木长期生长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对该种环境条件要求和适应能力。物候期:通过树木对周期变化的环境而变化其形态机能来认识气候的变化。
树木物候是研究树木的生活现象和季节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8、离心生长: 以根颈为中心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
自疏:根系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自然打枝:枝条由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打枝。
离心秃裸:这种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
9、芽是树木生长、开花结实、更新复壮、保持母株性状和营养繁殖的基础。
芽序:芽在枝条上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顺序性。
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
芽的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次年萌发,芽的这种特性成为芽的晚熟性。
萌芽力:母枝上叶芽的萌发能力。
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
芽的潜伏力:芽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稍的能力。
10、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于性”,简称”干性”。
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升质性的缘故,使强壮的一年生枝产生部位比较集中。这种现象在树木幼年期比较明显,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打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市,形成明显的层次。
11、叶片:是由叶芽中前一年形成的叶原基发展起来的。
叶幕:指叶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12、花芽分化:这种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13、光周期现象: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叫光周期现象。
14、植物群体:生长在一起的植物集体。按其形成分为:自然群体和人工群体。
自然群体:生长在一定区域内,并适应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群体: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群体。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生活型: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
生态型:一个种对于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植被型组:建群种生活型相近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的联合。
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而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群落。
群系组: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
群系: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的联合
群丛组:将层片结构相似且其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群丛: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
15、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相称色相;
季相:由于季节的不同,在同一地区所产生不同的群落形象称季相
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16、环境树木生活的地面和空间。构成树木生活环境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
在环境因子中,对树木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在生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