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爱心+策略,凑使问题孩子走向进步天堂
书院初中 王红
在人们的心目中,天堂就意味着快乐与幸福。那是每一个不同行业的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对于商人,天堂是一笔大买卖的敲定;对于医生,天堂是一次疑难手术的成功;对于果农,天堂是一车车新鲜优质的水果;对于肩挑重任的班主任教师来说,幸福和快乐是: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落后的同学迎头赶上,思想行为有问题而离群自卑的学生能重新融入集体…….
七年级(10)班有七十多个孩子,各有各的独特风采,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如春天的花朵争奇斗艳,各有动人之处。孩子们大部分活泼开朗,家长也十分支持孩子学习,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重视,但也有的孩子比较特别,性格与众不同,王家乐,都玉洲就是其中的两位。
案例(一)
七年级(10)班的学生王家乐同学,上课“生龙活虎”,要么搞小动做,要么找同桌讲话,故意搬动课桌,弄出响声,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别人学习;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书写潦草;与同学交流常常抛出不文明语言而与同学关系紧张。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对自己的错误矢口否认,也总能找出各种借口辩解,被抓住事实
之后,经过一番教育后,他虽然口头上答应了。过后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坦白英雄,错误大王”。
后来我了解到王家乐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又是独生子。平时家长关注较多,父母虽要求严格,但是爷爷和奶奶的溺爱给家长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从小爷爷和奶奶就顺着孩子,无论什么要求一律应允。养成了一向我行我素,以自己为中心,不管别人感受,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性格。但是爷爷和奶奶也从主观上希望孩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针对王家乐的具体情况,我分析: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的疏导,同时与家长取得一致的行动。我悄悄找来她妈妈,告诉他妈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不合群现状,了解到他在家的情况和妈妈的无耐。我找准时机请来王家乐的奶奶,逐一报告孩子的具体表现,分析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奶奶才认识到对孩子不能一味地宠爱,要培养他独立和尊重他人的基本素质,该表扬时要表扬,该批评时千万不要不舍得。从而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讨厌班级里的同学。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讨厌班级里的同学?”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同学都不和我玩。”我顺着问:“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指出主要原因在于他自己平时养成的随意性行为和不文明语言伤害其他同学。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努力改正。从那以后他有了
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同学关系融洽了,课堂纪律也有了明显好转。
案例(二)
七年级(10)班的学生都玉洲总是课桌上满满堆放东西,却与本节课无关,回答老师提问总是文不对题,特别严重的是总有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来教室门口和他聊天,成为他的好朋友,有一次同学发现他竟然拿一节钢管到学校,我赶紧收缴并询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