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13古诗两首.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3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bjy0415 2021/12/16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3古诗两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13古诗两首
计划课时
2课时






《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通过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行船的轻快以及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全诗借景物抒发了欣喜之情。“彩云间”既写出了早晨旭日初升、霞光灿烂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快乐的心境,也点明了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写轻舟飞下作了铺垫。“千里”,空间遥远;“一日”,时间短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舟行的迅速,流露了诗人遇赦而归的喜悦。三峡水急滩险,诗人用“轻”“过”写船经过“难于上青天”的万重山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了政治上灾难之后,一身轻松,满怀喜悦的心境。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绵绵的雪岭,就像是镶嵌在窗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诗的后两行写的则是静景,“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上、空间上给人宽阔的想象余地。全诗随着视线转移,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景物不断变换,诗人愉悦的情感贯穿其中,四种景构成一个和谐统一、鲜明优美的意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佳作。
选编这两首诗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绚丽多彩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境,从而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读熟、背诵古诗佳作。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4、学****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
重难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针对中年级学生对古诗已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诵读,背诵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扩大学****资源,增加语文积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诗的能力,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
在教法上,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自悟自得的过程中体会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学法上,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通过多读这一学****古诗的重要方法,要让学生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设计
第一课时
一、 ***,进入学****古诗的情境
今天的语文课,咱们要开展一个闯关争星活动。有信心得到许多星吗?
1、  小朋友们,在唐朝有一个大诗人被我们后人称为“诗仙”,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2、你们一定知道许多他的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