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心衰药物
基本知识
心衰: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强心苷地高辛(中效类) 洋地黄毒苷(慢效类)毛花苷丙(速效类)
【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加强心肌收缩力)
·特点:
加快心肌收缩速度, 缩短收缩期: →相对延长舒张期,回流量↑;
(心电图:Q-T间期缩短, -- ERP和APD缩短)
2) 降低已扩大心脏的耗氧量: 心排血量↑→心室内残余血量↓→心室容积↓→室壁张力↓→ 耗氧量 ↓; 心率↓→耗氧量↓ →→总耗氧量↓;
(心电图:S-T段下降,呈鱼钩状,T波低平甚至倒置--心肌代谢↓ 耗氧量↓)
·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
1)细胞内Na+↑—Na+-Ca2+ 双向交换机制—Na+内流 ↓,Ca2+外流↓or Na+外流↑,Ca2+内流↑ —细胞内 Ca2+↑--收缩力↑;
2)细胞内K+↓(中毒量):—K+外流↓—最大舒张电位 ↓(负值变小)—与阈电位距离变小—心肌细胞自律性↑; 细胞内严重失K+ —静息膜电位变小—零相除极速度变慢--传导变慢↓
2负性频率(减慢心率)
·治疗量: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窦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窦房结自律性↓—心率↓ ;
(心电图:P-P间期延长,--窦性频率减慢)
·中毒量:
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及外周↑—各种心律失常
3负性传导(治疗量)
·房室结:传导减慢
迷走神经兴奋性↑—Ca2+内流↓—传导↓ (心电图: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减慢)
·浦肯野纤维:传导减慢 直接作用
中毒量:抑制浦氏纤维Na+-K+-ATP酶—细胞内K+↓—最大舒张电位↓(负值变小)—浦氏纤维传导↑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肌:传导加快 迷走神经兴奋性↑—促K+外流↑—心房肌静息电位加大—零相除极速度↑—心房传导速度↑)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 治疗量: 负性频率作用 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外周—心率↓ ;
中毒量: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及外周↑—各种心律失常
2)中毒量: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呕吐;
3)严重中毒:兴奋中枢神经↑—行为或精神失常,谵妄,惊厥。
【利尿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功能↑
——————————————————————————————————————
【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CHF):
伴有心房纤颤,疗效最好;
心脏前后负荷加重:(高血压,瓣膜关闭不全) 疗效良好;
:(心肌炎,严重心肌损伤,肺源性心脏病,继发 于甲亢,严重贫血,维生素B1缺乏所致) 疗效较差;
:(缩窄性心包炎,高度二尖瓣狭窄,大量心包积液)效差,甚至无效。
2某些心律失常(快速型室上性)
心房纤颤(400-650 次/分)
兴奋迷走神经—负性频率—房室传导↓—心室率↓
2、心房扑动(320-360次/分)
心房传导加快—有效不应期(ERP)↓—使扑动变为颤 动—(隐匿性传导)—心室率↓;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现已少用)
——————————————————————————————————————
【不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