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当老师不容易.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老师不容易.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老师不容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老师不容易讲四个问题:与时俱进,研究学法,专业姿态,为师为范。 1 、与时俱进时代不同,要求不同。㈠首先,要懂过去,懂自己的传统。谁都脱离不了自己那个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儒学。在教师这一块,“师道尊严”, 是封建社会留下的遗产,“天地君亲师”, 都是不可侵犯的。这是一种等级。为什么要有等级?因为社会必须有秩序。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发现再论“哥们儿”,就无法贯彻政令了。于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逐渐地, 儒学成了中国人心中的宗教。咱们常说的“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释、道, 儒家思想是贯通“释”“道”的。儒学容得下百家,容得下清空的道家,兼爱的墨家,权术的法家……儒学使中国稳定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必有它的道理,必有它的能量。因此,做中国人,不可以不懂儒学。儒家提倡“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儒学的核心是“仁”, 通向“仁”的道路是“礼”,循“礼”而达“仁”的主力军是“君子”。一个人,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不“仁”,如果无“礼”,无论是家庭、社会,都无法容忍他。我劝大家学一点《论语》《孟子》, 让孩子背一背《三字经》《弟子规》。一个孩子, 一个学生, 必须有传统道德打底。根扎稳了, 才风吹不动、雨打不摇。因为现代生活、现代观点总是具有民族特色,总是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紧密相关。㈡同时,必须懂现代。人类走过封建社会以后,就必须走向民主。五十年代,教育界争论“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对不对,现在不争了。世界潮流讲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美国,柳斌听课,地理课,学生去看电影了;日本,热闹的课堂。西方,不许打孩子,不许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现在是市场经济, 买方市场。学生是主人, 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服务,首先要宽容。容得下各种性格、各种过失。宽容的力量大得很。我常说学生,没有与朋友打架,与弱者争斗能被称为英雄的。你骂我我就打你,你打我我就踢你,这是对敌人。 1968 年 2 月,参观营口大石桥镁矿万人坑,沈阳部队用宽容教育红卫兵。对孩子, 更不能“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杨老大的名言:“狗咬你一口,你也咬狗一口? ”用民主、平等教育学生,对待学生。大概不再是“师徒如父子”了。但也不是“哥们儿”,而是朋友,是引导者。老师应该是上帝。老师在学生面前, 应该是有知有能、正直热情、坚强有力的。老师只能向学生展示知识,展示真理,展示光明;不能不负责任地说话做事, 不能宣传错误思想、消极思想。老师不是上帝。总有一些东西要放在背后,总有许多东西不明白。所以,老师特别需要不断地学习。面对学生,如有不知,则展示真诚。“背负生活的重担,肩扛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鲁迅) 2 、研究学法㈠能力不会过时。知识是水,习惯、能力是水泵。有一段时间,大肆宣传知识爆炸,说大学毕业 5 年,知识就全部陈旧了,若干年过去了,毕业 50 年的大学生也没有“陈旧”,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知识可以陈旧,好的习惯,吸取知识的能力却不会陈旧。有这么一种说法,把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东西,就是你的教育水平。这剩下的东西,就是能力。㈡学一点思维科学。人吸收知识的过程, 总是借助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东西(“不可救药”——“不渴就要”;“晚霞”——“碗”“匣”), 在比较、分析之中获得新知。这比较、分析的本事, 就是能力。要研究人的思维规律。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比如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