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摘要: 综述框架剪力墙的特点, 就剪力的厚度和数量平面和竖向布置的原则进行探讨。关键字: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结构特点框架- 剪力墙结构简称框一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剪力墙刚度大,剪力墙将承担大部分水平力,是抗侧力的主体,整个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提高。框架则承担竖向荷载, 提供了较大的使用空间, 同时也承担部分水平力。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形变形,剪力墙则呈弯曲形变形。当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 共同抵抗水平荷载时, 变形必须协调, 侧向变形将呈弯剪形。其上下各层层间变形趋于均匀, 并减小了顶点侧移。同时框架各层层间剪力趋于均匀, 各层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也趋均匀。由于上述受力变形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2 剪力墙厚度确定剪力墙的周边应设置梁边框梁和端柱组成的边框。在> 中有规定: 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为: 1) 抗震设计时, 一、二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均不应小于 200 mm, 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 16; 非加强区不应小于 160mm 且不宜小于层高 1/20 ;2 )三、四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均不应小于 160 mm, 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 20; 非加强区不应小于 140mm 且不宜小于层高 1/25 。边框梁的宽度宜与墙同厚, 高度可取墙厚的 2倍。所以一个合理的剪力墙厚度具有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等特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一般情况下由于基础的埋置深度比较大而导致底层的层高比较高, 从而也就要求底层剪力墙的厚度比较大。但还应该注意到新的>2010 版是不宜小于层高 1/xx, 意思若墙体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就可以了,不必按层高的 1/xx 一刀切。因此在保证墙体稳定性的前提下, 尽量不把层高较高楼层的剪力墙做的太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最小配筋率影响, 导致剪力墙的配筋面积的增大; 2) 在剪力墙变截面处, 为了避免相邻楼层间的刚度变化过大, 剪力墙的断面变化应是渐变的, 这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 3) 剪力墙的厚度直接影响到边框柱和梁的断面, 较大的剪力墙断面必然会导致较大的边框柱梁断面。因此,在进行结构计算中应能灵活掌握对剪力墙厚度的选择。 3 剪力墙的数量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 要有合适的剪力墙的数量。通过一些计算参数结果如: 剪重比、刚重比、周期、层间位移角等进行不断的调整。首先,按照规范要求,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规范规定,剪力墙在结构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值应介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值的 50~90% 间, 才能按框-剪结构进行设计。总结一些成功的设计实例:一般底层结构剪力墙截面面积 aw 和柱截面面积 ac之和与楼层面积 af 之比以及剪力墙截面面积 aw 与楼面面积 af之比均控制在表 1 范围内。 4 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布置。均匀、分散原则是要求每片剪力墙的刚度不要太大, 连续尺寸不要太长, 使剪力墙的数量多一些, 分散一些, 每一片墙肢的弯曲刚度适中, 不会因为个别墙肢的局部破坏而影响整体的抗侧力性能。刚度愈大的墙肢承担的吸收荷载也愈大, 同样的也要考虑墙肢开洞, 来减轻个别墙肢的刚度集中问题。周边原则是为了使建筑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