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孕产妇急危重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孕产妇急危重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21/12/17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孕产妇急危重病管理系统规章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2 / 35
word
产房工作制度
一、产房工作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并认真做好分娩准备和相关记录。
二、保持产房内保暖、降温、灭菌设备齐全,功能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C—26°C,相对湿度为50—60%。
三、产房内应设有产程中所需的用品。药品、抢救器械与设备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与时补充或更换,保持急救设备性能完好,呈备用状态。
四、产科医生应熟悉三个产程的护理与处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按常规监护胎心与产程、绘制产程图。
五、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操作常规,防止交叉感染。
六、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与时报告上级医师,与时处理。
七、接产后,产科医师应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和新生儿出生记录。
产科医师职责
一、对待孕产妇态度热情和蔼、服务周到。严格执行首问、首诊负责制。
二、认真进展检查、诊断、治疗,与时书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三、按《病历书写规X》要求,与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住院病历。病历书写必须与时、准确、详细、真实、工整。
四、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问题与时处理;预防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严防过失事故。
五、对危重患者或诊断、治疗上困难或超X围执业的产科病人,与时会诊或提出转院意见。
六、对所管辖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上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病员重点交班。
word
word
2 / 35
word
七、随时了解孕产妇的思想、生活情况,给于人文关怀,并征求孕产妇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八、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宣讲安全分娩与产褥护理知识,指导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与预防接种。
九、发现传染病人,按传染病管理条例进展处理,与时报告。
助产人员工作职责
一、在护士和医师领导下进展工作。
二、负责待产室和产房财产,药物保管,清点补充。
三、做好产房各种用物与消毒。
四、负责产程观察与画产程图,发现异常与时报告医师。
五、接平产,与时填写好分娩各种纪录。
六、执行产房医嘱,协助医师接难产和新生儿窒息 抢救与危重病人的转院。
七、负责接生,保持产房与待产室清洁、整齐。
八、定期做好产房空气消毒与细菌监测。
九、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过失事故。
十、负责产妇计划生育和新生儿预防接种与婴儿喂养等卫生宣教工作,并进展医学指导。
宫缩剂使用管理规定
宫缩剂使用必须符合以下管理规定:
1、凡未经批准开展助产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开展助产技术,不得使用宫缩剂。
2、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不具备处理难产的助产单位,严禁产前使用宫缩剂。
word
word
3 / 35
word
3、中心卫生院与以上医院产前使用宫缩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至少有一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妇产科医师;经准入能够开展剖宫产手术;能熟练地进展子宫全切术;有输血条件,而且能与时的得到血源;有识别与处理羊水栓塞的能力。
4、规X宫缩剂的使用与操作,严禁在产前肌注、穴位注射、静脉推注宫缩剂与大剂量高浓度快速滴注宫缩剂以与宫缩剂滴鼻。
5、宫缩剂静滴过程中有专人监护并记录。
宫缩剂用于引产时每2小时记录一次血压、脉博,每30分钟记录一次胎心率、宫缩、***流血量、羊水性状、药液滴速与主诉。
宫缩剂用于催产时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博、呼吸、心率、宫缩频率与强度和持续时间、胎心率、羊水性状、药液滴速。
6、有如下情况者为催产素滴注禁忌:假临产;明显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或胎盘功能低下;疤痕子宫;子痫前期〔重度〕症状未稳定者;子宫体过度伸展〔双胎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前置胎盘;严重宫内感染。
孕产妇抢救中心出诊管理制度
一、孕产妇抢救中心设立专线急救热线,专项急救队伍,急救热线为: 急救出诊人员司机:医生:护士:
二、急救热线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接到急救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车,并详细登记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与病人详细情况。
三、急救车内必须备齐常用抢救器物、药品、氧气等,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与时(与时检查、与时消毒、与时补充)。
四、出诊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
word
word
4 / 35
word
五、遇到特别危重的急救病人,应该根椐病情增加出诊医护人员。
六、到达急救病人地点后,应与时检查病情,与时给氧、吸痰、导尿、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等,记录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做好就地抢救或立即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用药、处置情况。
七、将病人接回医院后,应将途中病人情况与抢救经过各种用药与接诊医生交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