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0章基本放大电路(讲课 8 学时,共 4 次课) 第 1次课共射放大电路组成与分析一、学时:2学时二、目的和要求: 1、看懂基本交流放大、了解其元件作用并有数量级概念 2、了解图解法,掌握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三、重点: 1、微变等效电路法 2、计算单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和电压放大倍数 Au 四、难点: 微变等效电路法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六****题安排: 、 七、教学内容: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电路图(如图 ) 2、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 三极管 T:“放大”作用(2)E B、E C: 提供放大导通的外部条件(3)R B: 调节合适的静态工作值(4)R C: 把电流放大转变为电压放大(5)C 1、C 2 通交隔直使 u 0、u i 与放大器无直接影响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 、静态分析(1) 解析法(已知?) 断开电容支路得到直流通路如图 由此电路得: I B=B R VV? I C=?I BV CE=-R CI C(2 )图解法(已知特性曲线) 由: V CE=-R CI C 可得直流负载线方程: I C= CE CR VUR ?? 1 (直流负载线) I B=B R VV?已知输出特性曲线、交点 Q 即求。 2、动态分析: (1 )微变等效电路法: ①近似线性化 B BEI U??=ber 三极管可视为一个动态电阻和一个受控电流源组合 r be =300+(1+ ?)EI 26 ②微变等效电路(如图 ( b) 所示) ③求A uA u=be Lbbe bLir Rir iRu u ' '0?????? LCLRRR // '?负号表示相位相反④求r ibe be BirrRr??// 较小不宜做输入级⑤求r 0CRr? 0 较高, 不宜做输出级(2) 图解法( 了解) 已知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做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 LR ?根据坐标值读数 u ce与u be 幅值之比为 A u( 此法不够准确) ?例题讨论: ?在图 中, =12V, R C =4K ?,R B =300K ?,?=, R L =4K ?, 试求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已知图示电路中晶体管的?= 100 ,r be =1 kΩ。(1) 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 U CEQ = 6V ,估算 R b 约为多少千欧; (2) 若测得 iU ?和oU ?的有效值分别为 1m V和 100 mV, 则负载电阻 R L为多少千欧? 解:(1 )求解 R b?????????k565 μA20 mA 2 BQ b CQ BQ c CQI UVR II R UVI?(2 )求解 R L:???????????? 11 k1100 LLc 'Lbe 'L i oRRR Rr RAU UA uu???第 2次课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一、学时:2学时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2、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点的条件及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3、理解射极旁路电容的作用三、重点: 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点的条件及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四、难点理解射极旁路电容的作用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六****题安排: 、 七、教学内容: 10. 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 静态工作点的不稳定原因: T ?????I C EO??I C?、U CE?、Q 升高当Q 过高输出 u 0 出现饱和失真 2 .解决方法: (1) 恒温措施:难(2) 反馈法: ?利用 I C 等,反馈给 I B ,再由 I B对I C 进行负反馈控制,实现稳定(3) 补偿法: ?利温度敏感元件,在 I B 侧适当补偿 3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图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1) 原理: T ??I CQ??I EQ??V E??U BE?(=V B-V E?) ?I B??I CQ?(2) 工作点稳定的条件: ①:I 2 >> I B 应用:R B1 的静态电流 I 1与R B1 的静态电流 I 1 近似为 R B1、R B2 串联支路的电流 I 1=I 2=RR V?, 因此 V B=I 2R B2=RR V? R B2 R E E+ R B2 C1 e s + u CETU BEU 0R L- + - C 2++- - + i ci B+ ++u iR SR B1- ②:U B >> U BEI C?I E=E BE BE BR VR VV??,但是为了减少误差 V BE 一般要计入(3)C E :防止降低 A u ,起交流旁路作用 3、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 V B=I 2R B2=RR V? R B2 V E=V B-V BE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