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2
文档名称:

实验动物上岗证试题-动物实验类.doc

格式:doc   大小:5,578KB   页数:3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动物上岗证试题-动物实验类.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17 文件大小:5.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动物上岗证试题-动物实验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动物上岗证试题-动物实验类
LT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类
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用“√”,判断为错误的用“Í”)
病毒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小的微生物,不会危害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干扰动物实验的结果 (×)
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
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实验动物最终目的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 (√)
实验动物科学就是研究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它是附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门非独立学科。 (×)
实验动物科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
实验动物科学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科学门类,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 (√)
实验动物科学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中心。 (√)
实验动物医学就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恶劣环境所致疾病的科学。 (×)
凡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就称为实验动物。 (×)
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
比较医学是对动物的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
近交系动物、免疫缺陷动物和悉生动物等新的实验动物品种或新的模型动物的培育成功为实验动物科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
每一个新的实验动物种系或新的模型动物的出现都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是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潮流,势在必行。 (√)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法制化管理,使21世纪世界各国实验动物发展的总趋势。 (
√)
感性、重复性差,致使生物制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试验得不到承认,影响出口。 (√)
若一个科研课题的经费为5万元,动物耗费5千元,占整个课题经费1/10,但1/10的经费可影响5万元经费的成败。 (√)
动物实验可用计算机模拟、细胞培养等体外方法替代,因此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可以替代的。 (×)
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 (√)
不同的病毒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的致病性是不一样的。 (√)
病毒mRNA在转录时,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及其他物质。 (√)
实验动物病毒根据病毒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的致病性,以及干扰生物医学研究、污染生物制剂和肿瘤移植物的程度分类。 (√)
人畜共患病原体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均有较强的致病性。 (√)
烈性传染病病原体对自然宿主致病性很强,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毁灭整个种群。 (√)
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与病毒的种类有关。 (√)
病毒不耐热,大多数病毒在55℃经30分钟即被灭活。 (√)
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强,通常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 (√)
强酸和强碱均能杀灭病毒,强酸作用更大。 (×)
所有病毒对电磁辐射都敏感,特别是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 (√)
病毒对一般的抗菌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对病毒敏感。 (×)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细胞核等基本构造。 (√)
水是组成细菌的最基本的成分,约占菌体总重量的75-80%。 (√)
任何细菌生长繁殖均需要合适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温度和pH值以及渗透压。 (√)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是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
日光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菌因子,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紫外线。 (√)
pH值影响细菌的营养代谢活动,减弱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甚至引起细菌的死亡。 (√)
实验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实验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 (√)
杀灭所有活的微生物叫做消毒。 (×)
消毒剂不能用于灭菌。 (√)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
从传染源中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
从母体到其后代之间的传播为平行传播。 (×)
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为垂直传播。 (×)
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 (√)
垂直传播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一种或几种传染病病原体敏感的动物。 (√)
所有实验动物都可采用疫苗,提高动物的特异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