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
LT
一 . 选 择 填空
1.  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
    
3.  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D.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4.  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5.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6.  讲练新内容:
7.  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
8.  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功能文化的结
     合  
9.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
10.  文化导入的意义:。。
1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A.课堂与课外结合 B.知识与应用结合
12.  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
     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13.  词汇教学:
    
26. 教学单位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位、教学阶段
27. 教学要点: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3)适应交际语境
28. 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
     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 答
1.简述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学习者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学习者有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五个教学环节?
            
 
3.语法教学的方法?
       
 
4.词汇教学的方法
         
 
5.泛读课教学的原则
。 1控制篇幅长短  2控制内容深浅  3控制新词语和新句式的数量 
。 500—800的短文,要求5分钟左右,800—1500要求10—12分钟,具体时间斟酌材料内容的深浅和新语句的难度而定
。泛读一二篇后,要有点间歇开展别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泛读
 
6.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7.文化导入的原则
      ,而不是外加的
,不宜过分集中,可以分散进行
 
8.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9.话语产生的三个阶段
   
 
10.影响听力理解的音素
       
 
11.教学内容展开与转换的具体做法
1. 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学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练——讲、边讲边练等教学模式消化并巩固学习内容
3. 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
 
12.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三. 论 述
一  口语课的教学要点?
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课堂传授和训练仍是其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口语会话的特点出发,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