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尊干爱兵备课教案
LT
16
3
尊干爱兵教育
授课目的:
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明白,官兵之间,只有职务区别,没有贵贱之分,政治上一律平等,大家血肉相连,情同手足,亲如兄弟。部队作为一个高度团结的战斗集体,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必须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
授课提纲:
●前言
●尊干爱兵——要做到“三个坚持”
●尊干爱兵的现实意义
●正视官兵冲突客观存在
●兵尊干——入微体谅见真情
●干爱兵——尊重战士才能赢得战士
授课重点:领会尊干爱兵的现实意义
授课难点:如何切实做到兵尊干,干爱兵
授课人:郑凯航
授课时间:50分钟
授课内容:
前言:
新形势下要大力弘扬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官兵关系,就要做好知兵爱兵育兵这篇大文章。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案例:
16
3
案例1:我们许多官兵都读过《朱德的扁担》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讴歌了我党我军的创始人朱德元帅,作为红军的总司令,与官兵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体现了我军官兵一致的战友情谊。当时红军战士为了不让朱老总挑粮食,悄悄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但朱总司令又去用斑竹削了一根扁担,与大家同甘共苦,带领大家继续挑粮。
案例2:前不久,作为军队重大典型宣传的武警西藏总队原司令员郭毅力将军,就是爱兵的典范。他爱兵真切,为防止感冒的官兵咳成肺水肿,他拖着痛风发作的双腿,架着双拐,深夜把药送到干部手中;为了让哨兵布满血泡的双脚得到休息,他接过枪在骄阳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为了带好90后士兵,他经常让上大学的女儿收集网络流行语言……正是因为他的关爱与真情,才是西藏总队官兵能够扎根高原,无怨无悔。
在人民军队中,尊干爱兵的事例,可以比比皆是。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官兵关系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搞好尊干爱兵教育,使官兵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对保持部队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尊干爱兵――要做到“三个坚持”
俗话说“潺潺小溪,端赖源头活水”。尊干爱兵的官兵关系,体现了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官爱兵,兵尊干,以心交心,
16
4
16
5
“兵”的关系,要求干部要爱护士兵,士兵要尊重干部;另一个是领导与部属的关系,要求领导要关爱部属,部属要尊重和服从领导。这两层关系,都体现了尊干爱兵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因此,尊干爱兵不仅是基层官兵的事,更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该模范带头实践的行为准则。
第二,和谐非和泥
我们追求官兵关系的和睦、融恰,是以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健康有序、安全稳定、战斗力强的和谐警营为前提的,这种和谐是团结、进步、健康、纯洁的关系,而非和稀泥式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中庸关系,那种在处理官兵关系中搞“卿卿我我”的所谓和睦、融恰,是与尊干爱兵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
第三,严管非无情
案例3:带兵要带心,爱兵动真情。朱德元帅曾经当过旧军队的旅长,后来成为红军的总司令,他说:“有两种不同的军队,就有两种不同的带兵方法,非人民的、反人民的军队的带兵方法,就把士兵当成奴隶,而人民军队的带兵方法则是把士兵当成自己的阶级兄弟。”
“将不仁,则三军不亲”。我们在部队管理上强调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但这并不等于要忽视部队管理上的情感因素,而是要把坚持依法带兵与以情带兵结合起来。情感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部队官兵作为现实的人,同样需要关爱,需要体贴,需要友情,需要人情味儿。事实上,依法带兵与以情带兵是相辅相成的。越是依法从严管理部队,越要关注官兵的情感因素,越要主动做到以情感人。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应当自觉地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高度,把关注官兵的情感需求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作决策还是抓落实,都要把官兵的情感需求充分考虑进去。
16
7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解决了爱兵这个根本态度问题,其他问题包括带兵方法、带兵艺术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人民军队中干部与战士虽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从本质上讲是同志关系,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干部只有教育、管理士兵的责任,没有侮辱、打骂士兵的权利,而士兵也没有违抗命令、凌驾于管理之上的权利。干部要带兵,就要知兵,而知兵就必须爱兵。知兵就是要知道战士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