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国学围棋文化精选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43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围棋文化精选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18 文件大小:2.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围棋文化精选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国学围棋文化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3页
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
琴、棋、书、画
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围棋不仅具有其它艺术门类的
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因此,围棋是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围棋起源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
这就是世人所说的围棋的起源,它随着中华民族一同发展,与古琴、书法、绘画一起并称“琴棋书画”成为东方文化高雅精神的代表。
  东汉班固著《弈旨》为围棋正名,也是我国现存关于围棋理论的最早一篇系统性著名论述。他这样阐述围棋: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已,危之正也。
帝尧造围棋之后,首先教给儿子丹朱。丹朱是帝尧的妃子散宜氏所生,长大后却东游西荡,无心向学。有一天,帝尧召见丹朱,说教他一种游戏。丹朱一听玩耍,就高兴得跳了起来。丹朱生性聪慧,经过过一段时间的学****棋艺竟超过了父亲,由平等对弈,到让子取胜。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围棋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艺术,古老而又神秘,
蕴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凝结了深沉的东方智慧,
还有那么多与其有关的令人向往的故事和传说。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围棋的别称:坐隐、手谈、忘忧、烂柯
中国围棋文化
闲看数招烂樵柯,
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
仙家岁月也无多。
--
从中可以细品出坐隐、手谈、忘忧、烂柯。
这四个词,正是围棋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
暗合的地方。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3页
二童子本为仙人,而中国的隐士高人常常被以仙人来看待,那些人总是有限些仙味道的,对局间,只有棋局凸现,而无人事纠纷,是故坐隐。
童子坐弈不语,全凭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谓手谈。
世间苦乐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晓,王质不觉,所以忘忧。
一局未竞,世易时移,斧烂柯矣,世间千回百转,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时间长,故言烂柯。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3页
围棋与中国古典哲学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围棋
二 功利的围棋观: 儒家与围棋
三 如何坐隐: 道家与围棋
四 兵家之道: 兵法与围棋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行其道,道教开始创立,佛教逐渐兴盛,这不能说是巧合,而是在那样哲学背景的影响下,围棋、围棋的别名、围棋的传说、围棋的故事正是这些思想文化表现的必然产物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3页
比如围棋被称之为坐隐,正是道家所崇尚隐者风范。
庄子曾说,“道不可闻,闻非闻也;道不可见,见非见也;道不可言,言非言也。”
不闻之闻,不见之见,不言之言,这就是道家哲学的表现方式,他们不给你精密的论证,严谨的推理,只给你比喻、隐语,让你自己去悟。
道家与围棋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