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doc

格式:doc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6/7/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 、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 、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 3 、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 并进行跟踪验证。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 、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1. 实验室要求: 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实验室有移动的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 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有感应的流水装置,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 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 购置免排放高压蒸汽消毒炉进行医疗废物的消毒。 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温保持在 20~25 ℃。 2. 安全操作: 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 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 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用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工作结束后, 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 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按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处理。 3. 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 血液标本、一次性细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消毒炉消毒后装入锐器盒,按医疗废物处理。 痰、粪便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 针头、烂玻片、吸管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 回收的输血袋按医疗废物处理。 不用回收的一次性消耗品,如吸头、吸管、胶塞等直接装入黄色的医疗垃圾袋,不用消毒水浸泡。 实验室所有垃圾,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生活废物分开放置。 4. 健康监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 HIV 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 遇到职业暴露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第 4 周、第 8 周、第 12 周及 6 个月各采血检查一次 HIV 抗体。 患有皮肤疾患、皮肤溃烂、破损情况要及时诊治。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每一个从事感染性微生物工作的实验室都应当制订针对所操作微生物和动物危害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任何涉及处理或储存危险度 3 级和 4 级微生物的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的防护实验室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 ,都必须有一份关于处理实验室和动物设施意外事故的书面方案。国家和/或当地的卫生部门要参与制订应急预案。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应当提供以下操作规范: 1 、防备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 2 、生物危害的危险度评估 3 、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清除污染 4 、人员和动物从现场的紧急撤离 5 、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 6 、暴露人员的医疗监护 7 、暴露人员的临床处理 8 、流行病学调查 9 、事故后的继续操作。在制定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 、高危险度等级微生物的鉴定 2 、高危险区域的地点,如实验室、储藏室和动物房 3 、明确处于危险的个体和人群 4 、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责任,如生物安全官员、安全人员、地方卫生部门、临床医生、微生物学家、兽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消防和警务部门 5 、列出能接受暴露或感染人员进行治疗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