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PCB实验报告2.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CB实验报告2.doc

上传人:zkusha 2021/12/19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CB实验报告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CB实验报告 2
设计说明书内容
一、设计要求和条件

(1)掌握印制电路板布线流程。
(2)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
(3)根据已有的PCB实物板,抄画出PCB图。
(4)设计中所用到的元件封装必须符合实际的元件尺寸。
(5)绘制PCB图时,要求将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的宽度区分开。
(6)要求两引脚之间的连线最短。
(7)要求使用双面板布线。
(8)要求PCB图布局布线美观,抗干扰性能强。
(9)PCB图绘制成功后,要求将原理图画出。

(1)使用万用表辅助查找元件引脚之间的连接。
(2)在制作出网络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3)使用Protel DXP专业软件进行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提高自身的看图能力。
(2)学会绘制元件封装。
(3)掌握实物板中所用元器件的基本功能。
(4)学会制作网络表以及添加网络连接。
(5)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快速的绘制出PCB图。
三、设计方案论证

对于学生而言,抄画PCB板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画出原理图,再画出PCB;另一种直接画出PCB图。在刚得知设计任务的时候,我的脑子也一直思维定势的认为肯定要先画出原理图,才能进一步的绘制PCB图。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我才知道,依据实物板中元件的走线,可以给元件封装添加网络连接,能省去绘制原理图这一步骤,也简化了设计的难度。当然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尝试的。

方案一:根据实物板理解其原理,制作出库中没有的元件,将其调出并绘制出原理图,再导入PCB进行布局布线。
方案二:利用Protel DXP软件直接建立PCB文件,并将板子中用到的元件封装画出,再在库中调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添加网络标号、布局、布线。

(1)方案一的设计流程:
设计说明书内容 根据实物板制作元件 绘制出电路原理图 根据实物制作封装 导入PCB绘制印制板
DRC检测
完成
(2)方案二的设计流程:
设计说明书内容
根据实物板制作元件封装
在PCB下调出封装
添加网络连接
绘制PCB图
DRC检测
完成
两种方案经过一番对比之后,我发现方案一能使人更好的理解其布线原理,且绘制流程符合标准流程,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元件引脚的连接问题。而方案二的流程很简单,跳过了对原理图的绘制,能够节约大量时间。由于此设计的重点是得到PCB图,所以我认为应该直接从元件的封装入手,然后将其调出,添加网络标号,只要细心观察实物板的连线,精心布局,此方案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故我选择了方案二。

方案一:采用自动布线法。将元件的位置摆放好后,便可使用系统内部的自动布线功能,几秒内就可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电路布线成功,但可惜的是,布出来的PCB图效果极差,导线的走线极不平滑,会有尖角产生,两个相距很近的连接在一块儿的焊盘,也可能会被绕了一大圈后才能连上,这也是用机器布线的一大弊端。
方案二:采用手动布线法。此方法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为操作,要想布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PCB图,那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以质量为前提条件,手动布线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我选择方案二。

(1)ATmega1280
设计说明书内容
(2)FT232RL
设计说明书内容
(3)LM2576
(4)LM298N
封装的绘制
绘制封装的第一步是设置好图纸参数,由于我国主要使用公制单位毫米(Metric),所以要将软件默认的英制单位(Imperial)改为公制单位,并在“PCB板选择项”中将其相关参数进行修改,具体修改为何值因人而异。修改完毕后就可以开始绘制封装了。
当我们测量完元件引脚间距及其相关参数后,在放置焊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距离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在这里有一种方法:首先放置一个焊盘并将其设置为圆心点。然后根据左下角的坐标轴放置接下来的焊盘,在移动焊盘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放置的距离对“捕获网格”进行修改,这样就能放置处精确的距离。在丝印层(Top Overlay)绘制封装的过程中应使其符合元件的实际大小,以保证能够顺利安装元件。完成元件绘制后应该将元件设置在中心点,设置方法如下:编辑?设置参考点?中心。因为在PCB的绘制过程中,各个元件都是以中心点为移动和旋转的参考点,如果元件偏离中心点太远可能会导致无法放置到想要的位置。所以这点非常重要,初学者很容易遗漏~